纱㡡竹簟不胜清,卧看残缸翳复明。
两树梧桐鸣急雨,一林鸲鹆噪疏更。
静无狂蝶妨幽梦,懒有群鸥责旧盟。
待旦欲寻梅市路,小舟先向步头横。
枕上
纱幔竹席不胜清,卧看残缸映复明。
两树梧桐鸣急雨,一林鸲鹆噪疏更。
静无狂蝶妨幽梦,懒有群鸥责旧盟。
待旦欲寻梅市路,小舟先向步头横。
注释:
- 枕上:指夜晚躺在床上时的情景和感受。
- 纱幔:用薄纱制成的帐帘或帷幕。
- 竹席:用竹子编成的席子。
- 不胜清:无法承受这宁静清凉的气息。
- 残缸:指残存的瓷制水缸。
- 翳复明:残缸在月光下重新明亮。
- 两树梧桐:指院子里生长着的两棵梧桐树。
- 鸣急雨:梧桐树在下雨时发出急促的鸣叫声。
- 一林鸲鹆(qú yù):一种鸟类,学舌鸣叫。
- 疏更: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 静无狂蝶妨幽梦:安静的环境中没有飞舞的蝴蝶打扰我的梦境。
- 懒有群鸥责旧盟:懒得与一群鸥鸟谈论往日的约定。
- 梅市路:通往梅花市场的道路。
- 小舟先向步头横:小船先驶到了我家门口。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夜深人静时的感受和所见景象。首句“纱幔竹簟不胜清”描绘了床上的竹席和纱帐被月光照耀着,显得格外清冷,让人感到难以忍受;次句“卧看残缸映复明”则写出了诗人躺在这里,看着残破的水缸在月光下重新变得光明照人。接着,诗人又描绘了夜晚的景色,“两树梧桐鸣急雨”,两棵树上的梧桐树在下雨时发出了急促的鸣叫声,而“一林鸲鹆噪疏更”则描述了树林中传来的鸟儿叫声在夜晚更加清晰,给人一种寂静而又生动的感觉。最后两句“静无狂蝶妨幽梦,懒有群鸥责旧盟”表达了诗人在这种宁静的环境中,对过去的回忆已经无法再去追究;而“待旦欲寻梅市路,小舟先向步头横”则透露出诗人想要去寻找通往梅花市场的小路,小船已经先一步驶过了家门。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