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妙理本平平,未可常谈笑老生。
业力顿消知学进,人情愈薄喜身轻。
鹤雏日长丹砂顶,岩溜时闻玉佩声。
最是扁舟暮归处,一川风月远相迎。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分析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及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根据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和手法等方面来思考,最后得出结论。此题中,“舟中口占”是诗题,点明了这首诗作的写作背景。首联写诗人在舟中口占,表达了自己对养生的看法,指出养生妙理本平平;颔联写业力顿消知学进,人情愈薄喜身轻,表明了诗人对学习的认识;颈联写鹤雏日长丹砂顶,岩溜时闻玉佩声,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尾联写最是扁舟暮归处,一川风月远相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最后一句赏析要围绕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以及诗人的情感进行赏析。
【答案】
译文:养生之道本平淡,不可常谈笑老生。业力顿消知学问,人情愈薄喜身轻。鹤雏渐长丹砂顶,岩溜时闻玉佩声。最是扁舟暮归处,一川风月远相迎。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七律。前四句写舟中所见之景。首联说养生妙道本平平,不可常常谈论笑老生。这里作者强调养生之道的平淡无奇,并非指真正的养生之道,而是说不要总是沉湎于世俗之中,应该超脱尘世。颔联说业力顿消知学问,人情愈薄喜身轻。这里作者认为人应该不断进取,积累学问,这样才能消除业力、获得精神上的解脱,从而减轻世俗的烦恼。颈联写鹤雏日渐长大,丹砂顶已长成;岩间流水潺潺,时常传来玉佩之声。这一联描绘了一副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自然之美。末联写最是扁舟暮归处,一川风月远相迎。这里作者以扁舟比喻人生,表示人生如扁舟,虽然旅途遥远,但只要坚持走下去,终将抵达彼岸,而沿途的风景也将一路相伴,成为人生路上的美好回忆。全诗通过对山水之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即兴之作,通过描写山水之美,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道路的感悟,表达了对人生的积极追求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