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岁知闻久已空,岿然犹有灞城翁。
东楼谁记倾春碧,北岭空思擘晚红。
冉冉流年霜鬓外,累累荒冢绿芜中。
琳房何日金丹熟,老鹤犹堪万里风。
早岁知闻久已空,岿然犹有灞城翁。
东楼谁记倾春碧,北岭空思擘晚红。
冉冉流年霜鬓外,累累荒冢绿芜中。
琳房何日金丹熟,老鹤犹堪万里风。
注释:
- 早岁知闻:年轻时就深知和了解。
- 岿然:形容人或物的坚定或高大。
- 灞城:地名,位于今陕西西安市附近,是陆游的故乡。
- 东楼:古代建筑的一种结构,通常建于城楼之上,用以登高望远。
- 春碧:春天的景象,碧色代表绿色。
- 北岭:地理位置,可能指某个山岭。
- 流年:时间的流逝,也指岁月。
- 霜鬓:白色的头发,常用来描述年龄的增长。
- 琳房:珍贵的房屋或居所。
- 金丹:道教术语,指修炼得道后所得的神奇药物,也用来形容人的长寿。
- 老鹤:形容年纪大的人或者具有长者风范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对故乡灞城及周边自然景观的回忆与感慨。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故乡深深的留恋和赞美。通过“东楼谁记倾春碧”这一句,诗人回忆了在长安(今西安)的东楼赏花的情景,而“北岭空思擘晚红”,则表现了诗人对北岭晚霞的深情记忆。
“冉冉流年霜鬓外”,描绘了岁月如流水般逝去的同时,自己的白发也日渐增多。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岁月的无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哀伤。“累累荒冢绿芜中”,则是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体会,通过对荒废坟墓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对过去辉煌不再、英雄凋零的哀叹。
最后两句“琳房何日金丹熟,老鹤犹堪万里风”以想象未来和现状作对比,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以及对衰老却依然坚韧的老龄形象的赞美,显示了陆游虽身处逆境,却仍保持乐观与执着的人生态度。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希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