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禧忽见第三春,身寄枫林野水滨。
吾道幸逢天道在,物华又与岁华新。
郊原处处堪行乐,道路人人可问津。
剩办青鞋并布袜,若耶已报绿生鳞。
诗句释义与注释:
- 春近: 开禧,南宋时期,作者在这一时期内感受到春天的到来。
- 忽见第三春: 指春天的突然到来,给人一种惊喜的感觉。
- 身寄枫林野水滨: 自己像一只鸟儿一样栖息在枫树林和野外的水边。
- 吾道幸逢天道在: 作者感叹自己有幸遇到了好运气(天道),也反映了一种顺应自然规律的思想。
- 物华又与岁华新: 自然界的美丽景色和年景一样都是新的。
- 郊原处处堪行乐: 到处是郊野平原,可以尽情享受游玩的乐趣。
- 道路人人可问津: 路上的人们都可以互相帮助,询问路的情况。
- 剩办青鞋并布袜: 准备一些简单的衣物和鞋子。
- 若耶已报绿生鳞: 若耶溪的鱼儿已经报告了春天的到来。
译文:
在开禧时期,我意外地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它仿佛是第三年的春天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如同一只鸟儿,栖身于枫林之中,漫步于郊外的原野之上。我感慨自己的幸运,因为我恰好遇上了一个好时机,大自然的美景与新年的景象一样,都是全新的。无论是在郊野还是道路上,到处都充满了欢乐和活力。我准备了一些简单的服饰和鞋子,以便更好地探索这些美好的地方。最后,若耶溪中的鱼儿已经告知了春天的到来。
赏析:
这首小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和作者内心的感受。开篇通过”春近”二字,为读者铺垫了春天即将到来的氛围。紧接着,”开禧”两字暗示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即南宋时期的开禧年间。
第二句”忽见第三春”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惊喜之情,这里的第三春可能是指春天的第三个年头,也可能是比喻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或新生的机会。诗人用”身寄枫林野水滨”来形象地描述自己如何融入自然中,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接下来的几句进一步扩展了这种感受,从顺应自然的天道,到欣赏自然界的美丽,再到郊野上的游玩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助,诗人展现了一个和谐共融、生机勃勃的画面。最后一句”若耶已报绿生鳞”以若耶溪的春讯结束全诗,不仅增添了诗意,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敏感和热爱。
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南宋时期春天的美好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