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矢桑弧射四方,岂知垂老卧江乡。
读书虽复具只眼,贮酒其如无别肠。
疋马扬鞭游鄠杜,扁舟捩柁上潇湘。
自悲此志俱难豁,且复狂歌破夜长。
注释:
蓬矢桑弧射四方,岂知垂老卧江乡。
蓬矢桑弧射四方,指诗人年轻时志向远大,想要在天下建立功名。书志:诗歌集。
岂知垂老卧江乡。
垂老:年老,这里指诗人年事已高。
读书虽复具只眼,贮酒其如无别肠。
读书:学习。复具只眼:形容学识渊博。贮酒其如无别肠:形容饮酒如同不喝酒一样。
疋马扬鞭游鄠杜,扁舟捩柁上潇湘。
疋马扬鞭:骑着马儿挥舞着长鞭。鄠杜:即户杜,汉代京兆尹的官署所在地,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上:到。
扁舟捩柁:用船桨拨转舵柄。捩:扭转。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的作品,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首句“蓬矢桑弧射四方”描绘了诗人年轻时的雄心壮志,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弓箭一样,射出四方,建立功名。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他逐渐认识到自己已经垂老,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奋斗了。因此,他的心境也发生了变化,从追求功名转向了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第二句“读书虽复具只眼,贮酒其如无别肠”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人生的理解。他认为读书虽然能够增长见识,但并不能改变生活的本质。而饮酒则不同,它能够让人暂时忘记烦恼,但并不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他宁愿选择读书,也不愿意沉迷于饮酒。
接下来的两句“疋马扬鞭游鄠杜,扁舟捩柁上潇湘”则描绘了诗人游览四方的情景。他用骏马和长鞭驱驰在鄠杜,用小舟和船桨划行在潇湘两岸。这里的“万户”,指的是户县,古称长安,是唐高宗李治的陵墓所在;“樊山”又名“樊川”,即今陕西省长安县南的樊川镇,是汉宣帝刘询的陵墓所在地。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向往。
最后一句“自悲此志俱难豁,且复狂歌破夜长”则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慨。他认为自己的志向很难实现,因此感到悲伤。但他并未放弃,反而继续唱出自己的心声,直到破晓。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豁达和乐观。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经历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深刻思考。它既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留恋,又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同时,它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激励人们要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追求更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