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窗最与懒相宜,世上纷纷了不知。
露井甘寒初浚后,小山葱茜乍晴时。
粗餐岂复须鲑菜,蓬户何曾设扊扅。
幸有床头藤杖在,登临未遽叹吾衰。
【注释】
北窗:北方的窗户。即事:眼前景物。懒相宜:指心情舒畅,不思进取。了知:知道了。浚:疏通。小山:《诗经·邶风》篇名。茜:草本植物,可制染料。扊扅(yī):木器,用以夹住或撑住。幸有:幸好有。藤杖:竹竿制成的拐杖,用来扶持行走。
赏析:
首联两句写居室清静,心境闲适。“北窗”是居室中采光最好的房间,所以诗人常在此处读书、写作。“最与懒相宜”一句,表明诗人因居室清静而感到十分惬意。“世上纷纷了不知”,意思是说诗人已将世俗烦忧置之脑后,全心投入读书写作之中。
颔联两句写室外景致。“露井甘寒初浚后”,“露井”,即天井。“甘寒”,指清凉甘美。“浚”,指疏通。“小山”,《诗经·邶风》中有一篇《小雅·北风》,其中写到“北风其凉,雨雪其雱(páng)”,这里用它来代指天气转晴时的景色。“葱茜乍晴时”,形容山色青青翠翠,非常鲜艳。
颈联两句写室内生活。“粗餐”两句,意谓粗茶淡饭,不必再讲究吃鱼、吃肉之类的佳肴;简陋房屋,也不必再设门板之类。“蓬户”,指草屋,“何曾设扊扅”,指家中没有设置门板之类的家具。
尾联两句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态。“幸有床头藤杖在”,意思是幸好有拄着的藤杖可以依靠,“登临未遽叹吾衰”,意思是虽然已经年迈,但并不感到衰老,因为心情闲适。
此诗以写居室的清静和外界的美景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