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途半世困风波,老返家山得已多。
野饷虽无食指动,村醅也解醉颜酡。
梦残正欲还君枕,棋罢那知烂客柯。
松菊未荒风月在,应容老子且婆娑。

【注释】

园中把酒示邻曲二首:《题龙山人画》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五言古诗组诗,共有八首。此为其中的第二首。园:花园。

畏途半世困风波:指一生坎坷,多次遭受挫折。畏途:艰险之路。半世:一生。困:受困。风波:喻世事艰难。

老返家山得已多:归老还乡(在家乡)时感到满足多了。返:返回。

野饷虽无食指动:野餐没有下肚的食物了。食指动:吃食的动作。

村醅也解醉颜酡:乡村的美酒也使人面带红光。醅:未过滤的发酵酒。

梦残正欲还君枕:我梦见你将要回到我的枕席上。

棋罢那知烂客柯:下象棋后,知道棋盘上的棋子要被吃完。那知:不知道。烂客柯:烂掉的棋子。

松菊未荒风月在:松树和菊花还未衰败,美好的自然风光依然存在。

应容老子且婆娑:应该允许我像老人一样自由自在地行走。

【赏析】

这首诗作于大历三年(768),当时杜甫流寓秦州,与友人同游白水县的龙山。此诗写他晚年归家的心情,表现了他对家乡山水的眷恋之情。

起句“畏途半世困风波”,直抒胸臆,表达自己一生坎坷、多次遭受挫折的感叹。“畏途”二字,写出人生旅途之难行,也暗含着对自己坎坷经历的无奈。“半世”一词,则表明了自己历经沧桑的漫长岁月。“老返”二字,既表达了对家乡的向往,又道出了自己年华渐逝、时光不驻的现实。“得已多”三字,更是流露出自己归老还乡后内心的满足与喜悦。

颔联“野饷虽无食指动,村醅也解醉颜酡”,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田园生活画面。野餐无食物可吃的情景,更增添了一丝生活的艰辛;而乡村的美酒却能使人心花怒放,面带红光。这里既表现了农村生活的美好,也透露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怀念之情。

颈联“梦残正欲还君枕,棋罢那知烂客柯”,则通过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梦中想要回到朋友身旁,下完棋后却发现自己手中的棋子已被对手耗尽,这一情节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内心孤独、无助的处境。

尾联“松菊未荒风月在,应容老子且婆娑”,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松树和菊花仍然生机勃勃,美丽的自然风光依旧存在;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得以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最后一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状态的肯定与赞美,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生动,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思想。诗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与人生智慧,也给读者带来深刻的启示与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