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笑山翁老欲僵,壮年曾及事高皇。
雕戈北出戍穷塞,华表东归悲故乡。
万事固难轻忖度,百年犹有未更尝。
纷纷谤誉何劳问,但觉邯郸一梦长。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译文】
莫笑话我这老头老了像僵死的树,我年轻的时候曾侍奉过高皇。
当年我在北方用雕花的戈守卫边疆,如今在东方归故乡时悲凉满怀。
万事固难轻忖度,百年犹有未更尝。
纷纷诽谤何必去理会,只觉邯郸梦一场,醒来空长叹。
【注释】
①莫笑山翁老欲僵:不要嘲笑我这老头老了像僵硬的树一样。
②事高皇:侍奉高皇帝。高皇帝即汉高祖,刘邦。
③雕戈北出戍穷塞:雕花的战刀从北方被派出守卫边疆。
④华表东归悲故乡:在东方归来之时,心中充满对故乡的悲伤。
⑤百事:各种事情。
⑥更尝:再次经历。“未更尝”意为没有再经历过。
⑦谤誉:毁谤和称誉。
⑧邯郸:战国时的赵国国都,位于今河北邯郸市一带。
⑨但:只。
⑩长:长久。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末年。当时诗人已入京长安,官至太子少师,年近七十,却仍闲居洛阳。这首诗是诗人感伤岁月流逝、功业未成而发出的感慨。
第一句“莫笑山翁老欲僵”,是说不要笑话我这个老人衰老得象僵死之木。这是诗人谦词自谦语。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明了自己年事已高,鬓发斑白;同时表现出一种恬淡从容的风度。
第二句“壮年曾及事高皇”,是说年轻时曾经侍奉过高皇。这句是说自己一生忠心事主,尽职尽责,所以能得以善终,免遭祸殃。这两句是说,自己虽已年迈体衰,头发变白,但并不感到羞愧,反以为光荣。
第三句“雕戈北出戍穷塞”,写诗人当年北征边塞,用雕花战刀保卫国家的情景。这句是说,我年轻力壮的时候,曾到北边去守卫边防,抵御外患。“穷塞”一词,既写出了边关的艰险荒凉,又暗含着诗人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第四句“华表东归悲故乡”,写诗人晚年归隐田园,面对家乡景物,不禁感慨万千,泪洒衣襟。这句是说,我虽然已经回到家乡,但看到家乡的山川景色,仍然引起我无限悲痛。
第五句“万事固难轻忖度”,是说世事艰难,难以预料。这句是说自己对世事变化很难作出估计。“百年犹有未更尝”,写诗人感叹自己的一生,尽管历尽坎坷、风风雨雨,但还是一事无成,没有经历过多少事情。这句是说,自己一生的经历还很浅薄,还没有品尝过什么滋味。
第六句“纷纷谤誉何劳问”,是说自己听到的诽谤毁谤,何必去理它呢?这句意思是说,那些毁谤和赞誉,又有什么值得放在心上的呢?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超然物外的心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
最后一句“但觉邯郸一梦长”,是说,这些纷纷的毁谤毁誉啊!不过是过眼云烟,如邯郸的梦中景象,转眼即逝罢了。这句是诗人以“邯郸梦”比喻人生短暂、世事无常,表达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名利的淡泊之意。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身世的追怀、对人生际遇的反思和对荣名虚誉的淡漠,表现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探求和对现实社会矛盾的清醒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