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萧然一束书,城南触目更愁予。
市门乞食僧持钵,关路哦诗客跨驴。
残发无多真已矣,名山未去独何欤。
芒鞋可买身犹健,红树青霜十月初。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绝。首联点明时间地点,“行李萧然一束书”表明诗人在旅途中囊空如洗,只有一卷书籍。“城南触目更愁予”,说明诗人因眼前景物而愁苦不堪。第二联写诗人在市门乞食僧与关路哦诗客身上看到了生活艰难,自己却依然过着清贫的生活,不禁感叹:名山大川未去,为何还要独自归隐?第三联“残发无多真已矣,芒鞋可买身犹健”,是说诗人虽然头发已经白了,但身体还健康,可以勉强支撑着走完一生,不必一定要到名山大川中去隐居。尾联“红树青霜十月初”是说到了十月初,树叶红了,霜降了,这时正好是初秋时节。全诗通过对诗人在城南道上所见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答案】
译文:
行旅匆匆只带一捆书,城南风景让我更加忧愁。
市门乞讨的和尚手中拿着钵盂,关路吟哦的游人骑着驴。
白发稀疏真该回家了吧,为什么不去名山大川隐居?
穿芒鞋的人还能行走强健,十月初的红叶和霜降正浓。
赏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在江南途中所作。前二句交代时间、地点及此行目的。诗人从长安出发,沿江东下。一路上,他目睹了沿途自然风光和人情风俗。“行李萧然一束书”一句,写出了诗人的贫困状况。“城南触目更愁予”,诗人因眼前景物愁思满怀。
中间两联是全诗感情发展变化的关键点。“市门乞食僧持钵”,“关路哦诗客跨驴”,都是诗人在旅途中见到的僧人和行者,这两句通过对比衬托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以及他对仕途的厌倦和对名利的淡泊。诗人看到这些行者,想到自己的处境,不禁悲从中来,于是发出感慨:“残发无多真已矣,芒鞋可买身犹健。”意思是:头发已白,人生已老,何必非要隐居呢?穿芒鞋的人还可以继续赶路,身体还算强壮,没有必要一定要到名山大川隐居。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看得很淡,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伤感。“红树青霜十月初”一句,是说到了十月初,树叶红了,霜降了,这时正好是初秋时节。
后两句是诗人抒发自己内心感受。“残发无多真已矣”是说自己年事渐高,头发已经斑白,该退休回家了。“芒鞋可买身犹健”是说尽管身体尚好,但是为了生计,仍然需要到处奔走,不能像那些闲居在家的文人墨客一样无所事事。最后一句“红树青霜十月初”是说到了秋天的时候,树叶变红,霜降,这个时候正是初秋。
这首诗语言平淡质朴,风格平易近人,没有豪放奔放之气,也没有深沉含蓄之韵。诗人通过自己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