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出平桥十里馀,湖山处处可成图。
水边更觉梅花瘦,云外谁怜雁影孤。
时唤行僧同煮茗,亦逢樵叟问迷途。
破裘不怕春寒峭,小市疏灯有酒垆。
南出平桥十里馀,湖山处处可成图。
水边更觉梅花瘦,云外谁怜雁影孤。
时唤行僧同煮茗,亦逢樵叟问迷途。
破裘不怕春寒峭,小市疏灯有酒垆。
诗句释义与赏析:
- “南出平桥十里馀”:从平桥向南行走,距离大约有十里多。这一句描绘了诗人行走的路线和行走的距离,为下文的描写奠定了基调。
- “湖山处处可成图”:沿途的湖光山色,每一处都如同画卷般美丽。这里的“可成图”意味着景色之美,仿佛一幅幅画卷随时可以展开。
- “水边更觉梅花瘦”:站在水边,诗人更加感觉到梅花的娇小和清冷,形象生动地传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 “云外谁怜雁影孤”:在天空中飞翔的大雁,显得格外孤单。这里的“云外”和“孤”,表达了诗人对大雁的孤独境遇的同情,同时也暗含着自己内心的孤独感。
- “时唤行僧同煮茗”:有时候会叫上同行的僧人一起品茗,这体现了作者在旅途中寻求心灵慰藉的一种方式。
- “亦逢樵叟问迷途”:还曾遇到过一位砍柴的老人,询问自己是否迷路,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互动。
- “破裘不怕春寒峭”:即使天气寒冷,也毫不在乎,体现了诗人不畏严寒的精神。
- “小市疏灯有酒垆”:在一个小集市上,有一盏稀疏的灯光和一家卖酒的小摊,增添了旅途中的人文气息。
《游山步二首》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作品,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旅途中的生活点滴。通过对诗中所蕴含的意境和情感的解读,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作为一位文人的才情和他对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