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明明在默存,一身元有一乾坤。
不忧竖子居肓上,已见真人出面门。
力守谁能发底火,深潜自足美灵根。
用功若到无功处,千载乘云不足言。

此诗为作者晚年所作,表现了他在病中对道家哲学的理解和感悟。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注释:

  1. “此事明明在默存”: 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某些道理或真理的清晰认识,他坚信这些真理就在眼前。”默存”可能指一种内省或沉思的状态,意味着在静心下能觉察到这些真理。

  2. “一身元有一乾坤”: 这句话反映了道家关于宇宙万物与个体生命相互关联的观念。”一身”代表个体的身体或存在,”乾坤”通常指天地,这里可能暗指宇宙或自然的整体。诗人认为他的整个身心就是一个完整的宇宙。

  3. “不忧竖子居肓上”: “竖子”在这里指的是年轻的、无知的、尚未成熟或理解力有限的孩子。”居肓上”形容年轻人处于无知状态,就像盲人一样,看不见事物的真相。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忧虑和对他们成长的期待。

  4. “已见真人出面门”: 这里的“真人”是指真正的道教徒或者修行有成的高人。诗人认为他已经遇到了这样的人物,即那些能够显现出真实本性的人。”出面门”表示这个人已经走出家门、开始传播他的智慧或教导。

  5. “力守谁能发底火”: 这句话讨论了保持内在平静的重要性。”力守”表示坚守、保护或维护,而”底火”可能指内心的怒火或激情。诗人在询问谁能够真正地抑制住内心的激情,保持内心的平和。

  6. “深潜自足美灵根”: 这里强调了深入思考和静心冥想的价值。”深潜”表示深入地沉浸于思考或冥想之中,”灵根”通常是指心灵或精神的根基。诗人鼓励人们要深入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以此来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精神基础。

  7. “用功若到无功处”: 这句话表明努力工作或学习并不一定要有直接的结果,重要的是过程中的积累和成长。”无功处”表示看似没有收获的地方,但实际是积累知识和经验的过程。诗人鼓励读者即使在某些方面没有立即看到成效,也要坚持下去。

  8. “千载乘云不足言”: 这是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诗人认为即使是千年的修行也不足以形容一个人的成就。”乘云”可能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更高境界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特别是关于个人修养、内心平和以及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的观点。通过对自然界和个人心灵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追求精神升华的思想。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启示性,鼓励人们追求内在的平和与智慧,即使在面对生活的艰难时也不放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