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仞仙山插太空,山腰依约见莲宫。
人寰隔绝无人到,洞府深沉有路通。
石隙生云埋柱础,海光浮日映帘栊。
野僧斋罢凭阑久,千里秋毫入望中。

这首诗描述了一座高耸入云的仙山,山峰上隐约可见莲宫。在人世间,这样的仙境难以抵达,只有通过洞府才能通往深处。诗人站在山巅,眺望远方,看到了石隙中的云彩和海光映照的帘栊。他久久地倚靠在栏杆上,看着万里秋毫在视线中逐渐消失。

注释:

  1. 中阁:指代作者所在的居所或住所,可能是一幢楼阁。
  2. 万仞仙山插太空:形容这座仙山高耸入云,仿佛插入了太空之中。
  3. 山腰依约见莲宫:暗示山腰之处隐约可见一座宫殿,即莲宫。
  4. 人寰隔绝无人到:人世间,无法到达的地方。
  5. 洞府深沉有路通:指通向深处的洞穴府第,深邃而神秘。
  6. 石隙生云埋柱础:形容石隙之间生长着云雾,将柱子和基座淹没其中。
  7. 海光浮日映帘栊:形容海面上的光影映射在帘子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8. 野僧斋罢凭阑久:描述一位和尚吃完斋饭后久久地倚靠在栏杆上。
  9. 千里秋毫入望中:形容视线所及之处,千里之遥的景物尽收眼底。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座高峻入云、景色秀丽的仙山,以及诗人在此地所见到的美丽风景和内心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一些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如“万仞仙山插太空”、“山腰依约见莲宫”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这座仙山的壮丽与神秘。同时,诗人还通过“人寰隔绝无人到”和“洞府深沉有路通”等词句表达了对世俗的超然和对自然的热爱。最后,诗人以“野僧斋罢凭阑久,千里秋毫入望中”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情感和对远方景色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