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迥林寒一水傍,密如疏蕊正商量。
半霜半雪相仍白,无蝶无蜂自在香。
月过晓窗移影瘦,风传残角引声长。
还怜客路龙山下,未折一枝先断肠。

【注释】

野迥林寒一水傍:野外旷远,树林寒冷,一条小河傍边。

密如疏蕊正商量:梅花开得密密的,就像疏花在商量着什么。

半霜半雪相仍白:一半是霜冻,一半是雪,都显得洁白无瑕。

无蝶无蜂自在香:没有蝴蝶、蜜蜂的陪伴,依然散发着香气。

月过晓窗移影瘦:月光穿过早晨的窗子,照在梅花上,使梅花的影儿也变得消瘦了。

风传残角引声长:风吹过远处传来的残败的号角声,声音悠长。

还怜客路龙山下,未折一枝先断肠:我多么怜爱这龙山脚下的路啊,还没去折取一枝梅花就已经开始伤心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诗人借梅抒怀,以梅拟人,写出了梅花高洁、傲岸的品质和不畏严寒的坚强性格。全诗语言清丽,意境深远。

首联写景:在一片空旷寂寥的环境中,只有一株梅树,它孤零零地挺立在岸边。它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得格外醒目突出。这株梅树虽然孤芳自赏,但却并不寂寞。因为它知道,自己的身上有着一股清香的气息。这清新的气息仿佛在告诉人们,尽管它所处的环境十分恶劣,但它仍然保持着自己高洁的品质,毫不动摇。

颔联写梅:梅花盛开,花朵密集,宛如无数个娇嫩的花蕾正在悄悄地商量着什么;梅花又开得那么纯洁,洁白如雪。在这寒冷的冬天里,梅花独自开放,散发出阵阵清香,让周围的一切生灵都陶醉在其中。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梅花比作娇嫩的花蕾,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梅花的娇媚多姿,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颈联写夜景:当夜幕降临,月光洒在梅花的身上,使得它们的影子变得消瘦起来;而风吹过远处传来的残败的号角声,似乎也在向人们述说着梅花的坚韧不拔精神。这里的“移影”和“引声”,都是用动作描写来表现梅花的姿态和气质。

尾联抒情:诗人深深地怜爱着这龙山脚下的道路,因为那里还没有去折取一枝梅花就已经感到心烦意乱了。这里的“怜”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高洁、傲岸的品格以及不畏严寒的坚强意志。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