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主圣本臣忠,倾尽嘉谟沃舜聪。
同载方如周吕尚,安车不数汉申公。
日烘盎盎花光暖,烛映鳞鳞酒浪红。
白首同朝各强健,莫辞烂醉答春风。
徐稚是东汉时期的名臣,字孺子。他曾经在汉章帝时做过太中大夫,后升任尚书令。当时朝政由窦宪等人把持,他们专横跋扈,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徐稚对这种情形看不过去,就上书给皇帝说:“从前尧舜时期,天下太平,百官称职,老百姓生活安定。可是现在却有大臣专权,百姓受欺负,这都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圣德所致。陛下应该像尧舜一样,以德行来引导百姓。”窦宪等人知道徐稚很有才,但又怕他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就找借口把他调出了京城。后来窦宪又做了大将军,徐稚又被请回来当官。
徐稚为人正直,不阿谀奉承,常常直言进谏,因此得罪了窦宪,被贬到豫章郡。有一次,徐稚和友人一起出游,走到豫章城外的鸡公山,看见山上有许多坟墓,觉得很奇怪。友人告诉他说:“这是过去豫章太守吴隐之的墓。”徐稚说:“我以前听说隐之为官清廉,死后没有子女继承遗产,他的子孙贫困,连坟墓都找不到。现在看来,这些墓都是被人盗卖的。”友人听后十分惊讶地说:“原来你是这么有学问的人啊!”于是两人便坐下来饮酒作乐。
这首诗是徐稚在酒宴上写的,诗中赞扬了主上的圣明,也表达了自己的忠诚。同时,诗中还描述了宴会的气氛和场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欢乐的夜晚。最后一句“莫辞烂醉答春风”,更是表现出诗人豪放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