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檐鸣雨早秋天,不喜新凉喜有年。
眼里香粳三万顷,寄声父老共欣然。

【注释】

癸巳:年号,南宋淳熙十二年(公元1187年)

汉嘉:今四川雅安。

苦旱:久旱不雨。

立秋夜三鼓:指立秋日晚上三次打更。

未足:没有足够。

高下:高低。

沾足:指雨水淋湿了大地。

喜而有赋二首:高兴地写诗两首。

【赏析】

《癸巳夏旁郡多苦旱惟汉嘉数得雨然未足也立秋夜三鼓雨至明日晡后未止高下沾足喜而有赋二首》是南宋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淳熙十二年(公元1187年)的秋天,诗人当时在四川汉嘉(今雅安),他所在的地区久旱无雨,但到了立秋之夜却下了一阵大雨,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停止。作者喜悦万分,即兴赋诗两首。

首联“画檐鸣雨早秋天,不喜新凉喜有年”意思是:画檐上滴答作响的雨声,预示着夏天的结束和秋天的到来;我之所以不喜欢这阵清凉的秋风吹拂,而是喜欢这场及时降雨,是因为今年的雨水来得比往年都要晚一些。这里的“喜”字,表达了诗人对久旱之后的及时雨水的欣喜之情,而“有年”则暗示了这种降雨并非偶然,可能是天象变化的结果。

颔联“眼里香粳三万顷,寄声父老共欣然”意思是:眼前是那金黄的稻田,一眼望去,仿佛是一片金色的海洋;我向乡亲们寄去我的心意,希望大家都能欢欣鼓舞。这里的“眼”“香粳”等词汇,描绘出一幅丰收的田园画卷,而“寄声”“共欣然”则传达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以及与乡亲们分享这份喜悦的心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作为地方官员对百姓疾苦的关切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立秋夜晚降雨景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久旱之后及时雨水给人们带来的惊喜和欢愉,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