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残小院欲销魂,漠漠幽香伴月痕。
江上人家应胜此,明朝更出小南门。
诗句:
小园风月不多宽,一树梅花开未残。
译文:
在花园中,微风和明月似乎显得有些狭窄,一树的梅花虽然已经绽放,但尚未完全凋零。
诗句:
剥啄敲门嫌特地,缓拖藤杖隔篱看。
译文:
轻轻地敲着门,好像特意为之,然后慢慢地拖着藤杖隔着篱笆去看那些盛开的花朵。
诗句:
小南门外野人家,短短疏篱缭白沙。
译文:
在小南门外,有一家普通的农户,他们用短短的竹篱围绕,篱笆旁边是白色的沙土。
诗句:
红稻不须鹦鹉啄,清霜催放两三花。
译文:
这些稻米不需要鹦鹉去啄食,因为清冷的霜已经开始催促它们开放,只释放一两朵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在江上散步时偶遇梅花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梅花的傲骨与坚韧。首句“小园风月不多宽”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赏之情,梅花虽小却能在狭小的空间里独自绽放。第二句“一树梅花开未残”则描绘了梅花的盛放状态,尽管已到了冬天,但这里的梅花依然生机勃勃。接下来的两句诗,“剥啄敲门嫌特地,缓拖藤杖隔篱看”,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观察梅花的姿态,仿佛是在欣赏一幅精致的画卷。最后两句“小南门外野人家,短短疏篱缭白沙”,则把读者的视角引向了更广阔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全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