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清寒近探梅,振衣高处兴悠哉。
飞鸿杳杳江天阔,一片愁从万里来。
【注释】
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这里指九月。作四首:创作四首诗。
山路清寒近探梅:清,冷;寒,凄清;探梅,赏梅花。
振衣高处兴悠哉:振衣,抖开衣服;悠哉,悠闲自在的样子。
飞鸿杳杳江天阔:飞鸿,飞翔的大雁;杳杳,深远的样子;江天,指长江、天空;阔,宽广。
一片愁从万里来:一片,指大雁的一只;愁,忧愁,思乡之情;万,很多;里,古代距离单位;来,到来。
赏析:
《九日》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五言绝句组诗作品。此组诗共四首,每首五言绝句,描写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由此而生的种种情思。
“山路清寒近探梅,振衣高处兴悠哉。”第一首写于九月晦日,作者在秋高气爽的时节,登山访友,一路清寒。山间小路上长满了落叶,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音。作者边走边赏着路边盛开的梅花,心情舒畅。“振衣”两句写自己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只见远处江水浩渺,天际辽阔无垠。“一片愁从万里来”,表达了自己思念家乡的深情。
第二首“飞鸿杳杳江天阔,一片愁从万里来。”写于九月晦日,此时已是深秋时节。作者站在江边的高处眺望远方,只见江面上飞来几只大雁,它们向南方飞行,消失在视野的尽头。而那片愁绪,却似乎随着飞鸿从万里之外飘然而至。
第三首“落絮游丝空自闲,积阴飞燕故相怜。”写于九月晦日,此时正是初冬时节。在寒冷的天气中,只有柳絮和游丝在空中飘荡,它们虽然很自由,但是却无所事事。而燕子因为寒冷而聚集在一起,相互取暖。作者看到这些景象,心中充满了感慨。
第四首“归鸿拂云低,行子乘风发。”写于九月晦日,此时已是冬季。当大雁向南飞去的时候,它们总是伴随着云彩一起飞行。而那些离家出外的人,则像乘着风一样出发,踏上了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