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空蒙雨点微,醉中不觉湿蓑衣。
何妨乞与丹青本,一棹横冲翠霭归。
【注释】:
湖村野兴二首:即《山居秋暝》(其一)和《山居秋暝》(其二)。
山色空濛雨丝微,醉中不觉湿蓑衣。
何妨乞与丹青本,一棹横冲翠霭归。
赏析:
这是组诗的第二首。第一首描写了诗人在山行时,雨后的山间景色,以及自己怡然自得的心情;而这首诗则是作者在山行后,返回住处,准备过夜时的所见所感。“山色”两句,写出了雨后初晴的山景。山色朦胧一片,细雨过后,山上的树丛、草丛都沾上了晶莹的水珠,显得格外清新、秀丽。这时诗人正坐在小舟上,一路观赏着雨后的美景。他完全沉醉了,以至于没有感觉到身上的蓑衣已经被雨水打湿了。“醉”字,写出了诗人对这美丽景色的喜爱。这里的“微”,用来形容雨水打在树叶上的细微声音,更增添了山间的幽静。“醉”字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何妨乞与丹青本,一棹横冲翠霭归。”这两句是诗人在欣赏完山间美景后,回到住处时的感受。“何妨”一词,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之情。“丹青本”指的是画家用的画板,这里用来比喻眼前的山水美景。“丹青本”是文人雅士常用的工具,用来描绘美丽的山川风光。诗人用“何妨乞与丹青本”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眼前美景的赞美之情。他认为眼前的山水之美,完全可以比作一幅精美的画卷,因此,他觉得没有必要再去求取画家的画笔和颜料,就可以把眼前的山水美景描绘出来。“一棹横冲翠霭归”这句诗,则表现了诗人回到住处后,心情愉悦地欣赏着窗外的美丽景色,并悠然自得地划船回家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山景的描绘和对诗人内心感受的刻画,展现了一幅生动活泼的山水画卷,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祥和的山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