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鼓轰轰百里声,绣旗宝马照川明。
王师仗义从天下,莫道南兵夜斫营。

金鼓轰轰百里声,描写了战场上金鼓的震天响和军队行进的气势。绣旗宝马照川明,通过描绘军队装备的华丽和战马的雄健来表现军队的强大和士气高昂。王师仗义从天下,表达了对正义之师的赞美,强调其正义性和合法性。莫道南兵夜斫营,暗指敌军在夜间偷袭,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残酷性和非正义性的批判

《塞上曲四首》是明代俞允文所作,描绘的是边塞上的壮阔景象和激烈战斗。其中“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这两句诗以历史典故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战争与疲惫的历史背景中。“幽并”,古代地名,这里借指那些曾经驰骋沙场的英雄。然而,诗人并未对这些英雄表示敬意,而是用“皆共尘沙老”来形容他们的无奈结局,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倦和对于和平的向往。

“向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这句诗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以及那些曾经英勇无畏的士兵最终只能屈服于现实的残酷现实之中。“从来”一词的使用,使得这种感慨更加深沉,仿佛是在回忆往昔,感叹历史的轮回。“尘沙老”则形象地描绘了士兵们在战争中的辛酸经历,他们的生命被无情地消磨在这无尽的沙场之上。

这首诗不仅是对战争的深刻反思,也是对和平生活的热切期盼。通过对“紫骝善走”的描述,表达了对那些自恃勇武、炫耀武力、甚至扰民的所谓游侠的讽刺。这些游侠们的存在,不仅破坏了社会秩序,更是对战争的美化和误读。而“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所表达的是一种对于战争带来的无尽悲伤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塞上曲四首》不仅是一首表达边塞风光和军事力量的诗歌,更蕴含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通过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人展现了其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