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奴谈笑取秦燕,愚智皆知晋鼎迁。
独为桃源人作传,固应不仕义熙年。
注释:
寄奴:指东晋末年的皇帝,即刘裕。取秦燕:夺取了秦朝的江山。愚智皆知:无论是愚蠢的人还是聪明人都知道。晋鼎迁:晋朝的江山被迁移。桃源: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绘的一个理想化的地方。固应:本来就应该。义熙年:东晋的义熙年间,即公元405年到418年。
赏析:
这首诗是陶渊明在读完晋朝灭亡后的陶渊明写的《书〈桃花源记〉后》。陶渊明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对《桃花源记》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和评价,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首联“寄奴谈笑取秦燕,愚智皆知晋鼎迁”意思是说,东晋末年的皇帝刘裕,他谈笑之间就取得了胜利,无论是愚蠢的人还是聪明人都知道晋朝的江山已经被迁移。这里的“愚智”指的是人们的智慧和能力,而“晋鼎迁”则是指晋朝的江山被迁移到了北方。这两句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于晋朝灭亡的感慨和对于历史变迁的无奈。
颔联“独为桃源人作传,固应不仕义熙年”意思是说,我特意为桃源这个地方写传,所以我就应该选择不在这个时候出仕。这里的“桃源”指的是陶渊明自己理想中的世外桃源,也就是他所追求的理想生活。而“义熙年”则是指东晋的义熙年间,这是陶渊明出仕的地方。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的选择和决定,也表达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个人经历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