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携一剑远从戎,秦赵关河顾盼中。
老去功名无复梦,凌烟分付黑头公。

【解析】

本诗是一首边塞诗,诗人以豪放的笔触,描写了边关将士的英勇气概和戍边生活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第一句“曾携一剑远从戎”,点题“从戎”,从军征战。“曾”字有“曾经”“以往”之意。“一剑”是兵器,也指代诗人本人。这句的意思是:我曾在战场上持剑从征,杀敌立功,报效国家。“曾”字有“曾经”“以往”之意。“一”是“一个”。第二句“秦赵关河顾盼中”,意思是说:我曾在战场上挥剑杀敌,在秦国和赵国之间的关河地带来回巡视,观察战况。“秦赵”泛指边境地区,这里指代战场。“关河”是黄河的别称。“顾盼”是瞻望的意思。第三句“老去功名无复梦,凌烟分付黑头公”。意思是:现在老了,已经没有功名之梦,我把这份功绩留给那些将来会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英雄好汉吧。“老去”是人年老的意思。“功名”是功名利禄、功业与名望的意思。“无复梦”是说不再有功名利禄之想了。“凌烟”指唐太宗李世民的画像。“黑头公”指汉朝开国功臣萧何,因头发乌黑,故称“黑头公”。这两句的意思是:现在我老了,已经没有功名之想了,我要把这份功勋交给那些将来能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英雄。“赏析”: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首句“曾携一剑远从戎”,点题“从戎”,从军征战。“曾”字有“曾经”“以往”之意。“一剑”是兵器,也指代诗人本人。诗人回忆自己曾经在战场上持剑从征,杀敌立功,为国捐躯的情景。“秦赵关河”四句写自己当年在战场上的威风凛凛,意气风发。“老去”二句承上启下,既写出自己壮志未酬、功业未就的遗憾之情,又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忧虑。最后两句“老去功名无复梦,凌烟分付黑头公”,意思是说:我现在老了,已经没有功名之想了,我把这份功绩留给那些将来会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英雄好汉吧。这两句既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又是对后来者的殷切希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