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从军渭水边,功名无命气犹全。
白头烂醉东吴市,自拔长刀割彘肩。

【注释】:

  1. 排闷六首:杜甫自号少陵野老,晚年因“禄山之难”而流离失所,生活困顿。他写了许多诗篇来抒发自己的悲愤和苦闷,这组诗就是其中之一,题为《排闷》。
  2. 四十从军渭水边:杜甫四十二岁那年(公元755年)从故乡河南洛阳到长安应进士考试落第,从此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他先后做过几个小官,但都没有做长久。后来,他加入了安史叛军,参与了对朝廷的军事行动。在渭水的前线,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苦难,心中充满了悲愤和不满。
  3. 功名无命气犹全:杜甫在这里表达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感慨。他认为,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反而被命运所捉弄,感到十分沮丧。但他并没有因此失去信心,依然保持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心和责任感。
  4. 白头烂醉东吴市:杜甫在长安城附近的一个小镇上过着隐居的生活。他在这里结识了许多朋友,经常与他们一起饮酒作乐。有一次,他在东吴市喝醉了酒,回家后头发都白了。这件事让他感到非常难过,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5. 自拔长刀割彘肩:杜甫在东吴市喝醉了酒后回到家中,发现家人正在用猪的肩胛肉招待客人。他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拿起一把刀,将猪的肩胛肉切成了小块,然后端上了桌。这个动作虽然看似简单,但却包含了杜甫深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他知道,尽管自己已经失去了许多,但只要他还愿意为家庭付出,那么他的生活就会充满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