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前吹笛声,曲终已过雒阳城。
君能洗尽世间念,何处楼台无月明。
”`markdown
诗句原文:
西塞山前吹笛声,曲终已过雒阳城。
君能洗尽世间念,何处楼台无月明。
译文:
在西塞山的山前,我吹起了笛子,一曲终了,却已经走过了洛阳城。
你若能洗净尘世所有杂念,那哪里的楼宇不沐浴在这明月之下?
关键词解释:
- 西塞山前:指的是西塞山,位于今中国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与咸宁市交界处。
- 洛阳城:古地名,是中国古代四大古都之一,位于现今河南省洛阳市。
- 君能洗尽世间念:这里的“君”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是他的朋友、同伴,表示希望对方能够摆脱世俗的纷扰和执着。
- 何处楼台无月明:表达了无论在哪里、何时,月亮总是明亮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排闷六首》中的第一首,通过对西塞山前吹笛的情景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的意境开阔,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宁静而遥远的境界之中。同时,通过“君能洗尽世间念”,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化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富有哲理性,是陆游诗歌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诗歌解析
诗歌背景
陆游,南宋著名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其一生经历了多次战争和政治变迁,这些经历在其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映。他的《排闷六首》是在一次军事出征归来后所作,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诗词原文
- 西塞山前吹笛声:西塞山位于今天的湖北省黄石市,是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这里的笛声可能是诗人在闲暇之余吹奏的,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 曲终已过雒阳城:雒阳城是东汉时期的政治中心,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战役和事件在此发生。诗人在这里用“曲终”来比喻时间的流逝,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历史的沧桑。
- 君能洗尽世间念:“君”在这里可能是一个泛指,代表诗人自己或他所敬仰的人。诗人希望自己或他人能够超越世俗的纷扰和名利的追求,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净化和提升。
- 何处楼台无月明: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永恒和不变的追求。无论是什么样的建筑,无论身处何地,月亮总是一样的明亮,象征着恒定不变的美好。
诗歌主题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文人对于个人精神独立的重视。
结语
陆游的《排闷六首》是一首充满哲思和深情的诗作。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传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真谛的追求和探索。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获得对古代文人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的更深入了解,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中关于自然、历史和个人修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