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旷月明铺素练,霜寒河浅拂轻绡。
手扶万里天坛杖,夜过前村禹会桥。
【注释】
系舟二首
- 地旷月明铺素练(《后汉书·冯异传》):地大空旷,明月高悬,如同白色的绸带一样。
- 霜寒河浅拂轻绡(《西京杂记》记载:汉文帝时,赵文卓为侍中,尝于长安市中闲行,见一女子当垆(酒肆)沽酒,颜色美丽,遂生情思,乃求与为夫妻。女子曰:“君非龙阳君邪?何相悦也?”于是共俱入市,买酒饮之,果得美妇。)
- 手扶万里天坛杖(《宋史·李纲传》:李纲以右仆射守东京,有天坛杖。)
- 夜过前村禹会桥(《史记·夏本纪》记载:启凿山通水,导河积石以为后世利,而百姓便之。)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夜晚渡河情景的诗。诗人在月光皎洁的夜晚,乘舟过河,两岸的景色历历在目,令人陶醉。
第一句“地旷月明铺素练”,用“素”和“练”来形容月光如白绢一般,铺洒大地,给人一种宁静、清冷的感觉。第二句“霜寒河浅拂轻绡”,描绘了河面上的水汽凝结成霜,河水清澈见底,轻轻拂过岸边的柳树,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第三句“手扶万里天坛杖”,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将自己的身体比作“万里天坛杖”,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第四句“夜过前村禹会桥”,诗人用典故的方式,将夜晚渡河的场景比喻为古代大禹治水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自己的决心。
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夜晚渡河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通过对古代典故的引用,使得诗歌更加富有文化内涵和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