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门前客元无迹,谀墓中人本不工。
犹有邻僧能送米,未妨窃比玉川公。
致仕后即事十五首
问门前客元无迹,谀墓中人本不工。
犹有邻僧能送米,未妨窃比玉川公。
注释与赏析:
- 诗句“问门前客元无迹”中的“元”指的是原本、本来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那些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的赞扬,他们的行为并非出于虚名或虚伪,而是真正的贡献和付出。
- “谀墓中人本不工”中的“谀”是阿谀奉承的意思。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上一些行为不端、只图个人利益而不考虑他人或社会的人的不满和批评。
- “犹有邻僧能送米”中的“犹有”表示还有。这句反映了尽管社会中存在很多问题,但还是有一些正直善良的人存在,如邻家的僧人仍然会送米给需要帮助的人,体现了人性中的善良与慈悲。
- “未妨窃比玉川公”中的“窃比”表示自比或羡慕。这句诗表明虽然有些人可能因为追求名利而行为不当,但这并不妨碍作者去学习和效仿那些品德高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通过这组诗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时,也不忘关注和反映生活中的真实情况和人物性格。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展示了他深刻的人生理解和道德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