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忆初年十七时,朝朝乌帽出从师。
忽逢寒食停供课,正写矾书作赝碑。
常忆初年十七时,朝朝乌帽出从师。
忽逢寒食停供课,正写矾书作赝碑。
注释:常常怀念当初十七岁时的情景,每天早晨戴着乌鸦形的帽子去上学。忽然间赶上寒食节,不能继续学习了,正在写字时突然停下来,原来是在写矾(即矾石)写的赝品碑文。
赏析:诗人回忆了自己年轻时刻苦学习的情形。“常忆初年”四句是追忆当年读书的情景。诗人回忆起自己十七岁时,每天清晨都戴着乌帽去上学。乌帽,即黑色礼帽,古代读书人戴乌纱帽以示儒雅,这里用来形容少年时的勤学苦读。
接下来两句,写到了寒食时节,因家事而中断学业。寒食节是古代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禁火三天,只吃冷食。然而此时正值农忙季节,家中有农活需要处理,因此不得不停止学业回家帮忙。这两句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
最后两句则是对当时书法作品的评价。在砚台里磨好的墨汁被用来写字,但有时也会因为种种原因而浪费掉。所以,诗人感慨地说:“正写矾书作赝碑。”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那些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人的不满和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