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
唐虞虽远典谟在,病卧蓬窗时嗫嚅。

【注释】

《尚书》:中国第一部历史文献,记载了远古时期唐尧、虞舜时期的事迹。

十二日:指人能不食,即不吃十天的饭。

谆:恳切的样子。

时嗫嚅:时时吞吐。

【赏析】

这首诗是李贺在病卧中口占的绝句。诗中抒发了诗人在病中对读书的热爱之情,以及因疾病而无法正常读书的悲愤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执着。

首句“病足昼卧梦中谵谆乃诵尚书也”,描述了诗人因脚病而长时间躺在床上,但仍然坚持读书的情景。这一句中的“梦”字表明了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同时,“谵谆”一词也暗示了诗人在阅读过程中的紧张和兴奋状态。

第二句“既觉口占绝句二首”,表达了诗人在醒来后所创作的两首绝句。这两首绝句可能是对前文情景的进一步描绘或抒发,展示了诗人在病中读书的心境和体验。

第三句“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在这里,“人能不食十二日”是对“病足昼卧梦中谵谆乃诵尚书也”这一情景的夸张描述,意在表达读书对于人的生活的重要性。同时,“惟书安可一日无”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读书的渴望,希望每天都能与书为伴。

尾句“唐虞虽远典谟在,病卧蓬窗时嗫嚅”,则将话题转向了古代的唐尧和虞舜时期,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王治国之道的向往和敬仰。同时,“病卧蓬窗时嗫嚅”也暗示了诗人在病榻之上,虽然身体不便,但仍然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和思考。

这首诗通过诗人在病中读书的经历,展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同时,诗的语言简练、情感真挚,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