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作华星缀绛绳,楼台交映暮天澄。
东都父老今谁在,肠断当时谏浙灯。

玉作华星缀绛绳,楼台交映暮天澄。

东都父老今谁在,肠断当时谏浙灯。

旧友年来不作疏,华灯乃肯寄蜗庐。

宁知此老萧条甚,二尺檠前正读书。

注释与译文

玉作华星缀绛绳,楼台交映暮天澄

  • 注释:用“玉”比喻灯光明亮璀璨,如星辰般闪烁;“绛绳”指的是红色的绳子,象征黄昏时分天空的颜色。整个句子描绘了一个灯火辉煌、景色宜人的场景。
  • 译文:如同天上的星星一样明亮的灯光装饰着红色绳索,使得夜晚的天空显得格外清澈和美丽。

东都父老今谁在,肠断当时谏浙灯

  • 注释:东都,指唐代东都洛阳。“肠断”形容极度悲伤和思念。“谏浙灯”是陆游回忆自己曾向皇帝上书中关于浙江地区的照明问题,希望改进以节约资源。
  • 译文:如今的洛阳城中,还有谁记得当年那个为改善百姓生活而上书的陆游?每当看到浙江地方的照明设施时,他的心都会因怀念过去而感到痛苦和哀伤。

旧友年来不作疏,华灯乃肯寄蜗庐。

  • 注释:不轻易与老朋友断绝联系。“疏”,意为疏远或断绝关系。“蜗庐”是指简陋的居所,这里用来比喻朋友的住所简陋或生活简朴。
  • 译文:虽然年岁已高,但仍然保持着与老朋友的联系,不会随意断绝往来。即使在繁华的城市中享受华丽的灯光,他也愿意把这种幸福分享给那些生活简朴的朋友。

宁知此老萧条甚,二尺檠前正读书。

  • 注释:这里的“宁知”表示哪里知道。“檠”是指古代用来支撑书物的架子。这句话反映了诗人虽然年纪大了,但依然保持着勤奋学习的态度。
  • 译文: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年老的人还过着清苦的生活,却依然坚持在书桌前埋头苦读呢?

赏析

《谢韩实之直阁送灯二首》是一首表达怀旧和对往昔记忆的诗。通过描写城市的繁荣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留恋和对当下生活的感慨。其中,陆游通过对比繁华的都市景象和自己的晚年生活,揭示了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主题。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的渴求,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