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麻刈罢下荞初,引水家家灌晚蔬。
但有茅檐随处好,渊明可独爱吾庐。
注释:
甲子年秋八月,我突然想起了出游。但往往外出几天后不能回家或远行到附近的县里,一共得到了十二首绝句,都杂录在稿件中了。我也不再作诠释了。
胡麻割完荞麦刚要下田,引水灌溉晚些时候的蔬菜。只要有茅草覆盖的屋檐,哪里都可以居住,陶渊明可以独自喜爱我的茅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季的一个傍晚写的。他看到农民们正在收割胡麻和播种荞麦,于是产生了出游的念头。但他出门在外好几天没有回家或去邻近的县里,最后只得到十二首诗。这些诗都是他在旅途中随意写下的。
“胡麻刈罢下荞初”,胡麻已经收割完了,现在该种荞麦了。这两句写出了农事的时间顺序,也暗示出自己出游的时间和原因。
“引水家家灌晚蔬。”农民们已经开始为晚上的菜地浇水了。这是对农家生活的真实写照。
“但有茅檐随处好,渊明可独爱吾庐。”只要有一个茅草盖的屋子,哪里都可以居住,就像陶渊明可以在自己的屋子里过一辈子一样。这里的“渊明”,指的是陶渊明。诗人用“但有茅檐随处好”来表达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用“渊明可独爱吾庐”来表达自己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