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棹中流救屈平,俚歌宁复楚遗声。
危冠更在门楣上,但觉萧敷与艾荣。

【注释】乙丑:唐玄宗天宝元年(742)。中流:江中。屈平:屈原,战国时期著名的楚国诗人。俚歌:民谣。艾荣:指艾蒿和柏叶。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的诗。首句写诗人乘着小舟,在江中急驰,去救屈原,意谓诗人有救世之心;次句说,如今民间歌谣已不再是楚地的民谣了。第三句写门楣之上,高冠长衣的人,是朝廷的达官贵人,他们与屈原无关。末句写那些官员,虽然衣冠楚楚,却不免遭受贬谪,就像被萧疏的艾蒿和艾荣所包围一样,既感到惭愧,又无可奈何,这两句是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概括和评论,也是对屈原精神的一种歌颂。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屈原那种忧国忧民、不屈不挠的精神的景仰之情,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