祓除情累烟波上,放荡胸怀诗酒中。
禹会桥边潮落处,夕阳几度系孤篷。
在白居易的《闲游三首》中,通过描绘与友人一起在自然美景中的闲适生活,展示了诗人对诗酒和自然的热爱。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 第一首:
- 祓除情累烟波上:在烟波浩渺的水面上,诗人摆脱了世俗的烦恼。
- 放荡胸怀诗酒中:在诗歌和酒精的陪伴下,诗人的心情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 禹会桥边潮落处:在禹会桥边,当潮水落下时,夕阳多次映照在孤独的船只上。
- 第二首:
- 危亭题竹粉:在一座危峻的亭子上,诗人用笔尖蘸取竹子的露水来书写。
- 曲沼嗅荷花:诗人在弯曲的小池塘边上,闻到了荷花的香气。
- 数日同携酒,平明不在家:他们连续几天携带美酒出行,每天清晨都不在家里。
- 第三首:
- 危亭题竹粉:在一座高耸的亭子上,诗人用笔尖蘸取竹子的露水来书写诗句。
- 西楼倚暮霞:诗人在西边的楼上,倚靠着落日余晖。
- 缓步荒郊外:诗人缓慢地走在路上,周围是荒芜的田野。
- 杖藜看耨锄:拄着藜杖,观察农民耕作的场景。
- 蓑衣蒙短褐,野饭摘残苡:穿着破旧的蓑衣,吃着简单的野饭,摘了一些残留的薏米。
- 雨过苗花湿,云深草树疏:雨后,田间的花朵湿润了,云层深处,草木显得更加稀疏。
- 敲门无犬吠,何处觅樵渔:敲门却听不到狗叫,不知道哪里可以找到打鱼砍柴的人。
通过对这三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可以看出白居易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与友人在自然中寻找诗意和放松心境的生活方式。这些诗不仅表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还反映了唐代文化中对于自然和文学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