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桥头春雨晴,行人马上听莺声。
祥符西祀曾迎驾,惆怅无人说太平。
【注释】
大庆桥:指位于北京西城宣武门内的大栅栏桥,是北京最古的木桥。祥符:地名。西祀:即西郊祭祀。曾迎驾:曾经迎接过皇上的车驾。惆怅:悲伤,失意,失望的样子。
【赏析】
《梦游集》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的作品。此诗作于他晚年时,当时作者已经退居山阴老家。这首诗是作者在梦中所作的两首诗,全诗以“二首”为题,实际只有四句,所以有“四绝”之称。
“春雨晴,行人马上听莺声”,这是第一首诗,写春日里,在晴朗的天气里去赶路的人听到黄莺的鸣叫声而感到高兴,但当听到“祥符西祀曾迎驾”的时候,心情又不免怅然若失。“黄莺”是春天的使者,它一叫,就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而作者之所以要特别提到“祥符西祀曾迎驾”,大概是因为那是在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曾到开封郊外的西郊祭祀过,并从那里返回。那时的开封正是繁华昌盛、国泰民安的时候。可是如今呢?“曾迎驾”三字,不仅写出了时间的变迁,还写出了对过去太平盛世的无限怀念,流露出作者的无限感慨。
第二首诗,也是“四绝”之一。“祥符西祀曾迎驾”,这一句,是第一句的继续和深入,不但写出了时间,而且把“曾迎驾”与“太平”相联系,写出了过去的繁荣景象,也暗示出现在的萧条冷落。然而,尽管现在已是如此,作者仍不无希望之望,他说:“惆怅无人说太平。”意思是说虽然现在太平的局面没有了,但是仍然有人(如自己)还在说这种话,希望太平的日子能够再来。这里既表现了作者的乐观精神,也表达了他对现实政治的深切关怀。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在南宋王朝风雨飘摇的时代,作者虽身居山林,却关心国家大事,渴望能有所作为,因而写下了这首寄寓着诗人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