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饱半饥穷境界,知晴知雨病形骸。
轩昂似鹤那求料,枯槁如僧不赴斋。

【注释】

  1. 杂题四首:指作者在《文苑英华》中收录的一组诗,共四首。杂题是唐代科举考试的试场题目,内容多涉及社会问题和人生哲理。这组诗即以“杂题”为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不同看法。
  2. 半饱半饥:形容生活不富裕,饮食不丰盛。
  3. 穷境界:穷困的境界。
  4. 病形骸:形容身体衰弱或疾病缠身。
  5. 轩昂似鹤那求料: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就无需刻意修饰自己;就像鹤一样高洁、优雅,自然显得轩昂。
  6. 枯槁如僧不赴斋: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身体瘦弱,如同枯槁的僧人,就没必要去寺庙里受那些规矩和束缚。
    【赏析】
    这首诗以“杂题四首”为题,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不同看法和感悟。
    第一句“半饱半饥穷境界”,描绘了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和不易。人们往往因为生活的压力和挑战而感到半饱半饥,这种状态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和残酷。
    第二句“知晴知雨病形骸”,意味着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需要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即使面临困难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
    第三句“轩昂似鹤那求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洒脱自如的态度。像鹤一样高洁、优雅,不需要刻意修饰自己,就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第四句“枯槁如僧不赴斋”,则是一种淡然处世、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像僧人一样瘦弱,但并不妨碍他们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杂题四首”的解读,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它告诉我们,无论面对何种困境,都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理想。同时,也要学会享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不必过分追求物质上的富足和成功,而要关注内心的需求和情感的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