鼍鼓华鲸响寺廊,残芜落叶弄秋光。
蹇驴系著门前柳,闲觅题名拂败墙。
这首诗是诗人秋夜的所感,写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秋天。
首句点明时间地点:“秋兴十二首”。诗题下的序文说:“秋日多雨,偶取旧诗,与之商略,或得佳句,遂苦吟终夕,雨霁,出纸端视之,尚可喜也。遂以所欢名其篇。”可见此诗乃因“秋兴”而作。第二句“鼍鼓”“华鲸”,皆指乐器。“鼍鼓”即鼍皮鼓,“华鲸”指大鼓。“鼍鼓华鲸响寺廊”,用“寺廊”二字写出了音乐在寺院中回荡的意境。
颔联两句写庭院景象:“残芜落叶弄秋光”。“残芜”即长着荒草的院子。“落叶”,“弄秋光”三字写出了深院里落叶萧瑟的景象,也暗示出作者的孤寂心情。
颈联两句写自己的处境:“蹇驴系著门前柳,闲觅题名拂败墙。”“蹇驴”指老驴。“蹇驴系著门前柳”,写出了老驴停在门前的柳树下,似乎在等待主人。“闲觅题名拂败墙”一句,既表明自己闲居无事,又在打扫门前败垣,颇有“安贫乐道”的意味。
尾联两句写自己的感慨:“蹇驴”“闲觅题名拂败墙”与“闲觅”相对应。前一句写的是自己在门侧打扫,后一句写的是作者自己在门外寻觅,两者相映成趣,表现了作者的闲适自得之情。
全诗语言平淡,却含蓄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