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蜀还吴迹已陈,兰亭道上又逢春。
诸君试取吾诗看,何异前身与后身。

【注释】

入蜀还吴:即入蜀、还吴,是作者自谦之词。入蜀,指诗人入蜀后所作诗篇;还吴,指诗人归途中所作诗篇。陈,陈列。兰亭:在今浙江绍兴西南。王羲之曾于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与谢安等17人在兰亭修禊集会,作《兰亭集序》,为千古名篇。又逢春:又遇春天。诸君:指朋友。取吾诗看:请看我写的诗。前身:前世的躯体,即前世的灵魂。后身:来生的躯体,即后来的灵魂。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自我评价,表现了他谦虚谨慎的为人态度。

第一、二句说:“入蜀还吴迹已陈,兰亭道上又逢春。”说自己到四川和返回吴地的经过,以及在兰亭聚会时又遇上了春天。这是说,自己虽然一生奔波,到处为官,但始终没有忘记过家乡四川和故乡吴地,所以一回到家乡,就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样。“又逢”二字表明,这次回家,又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因此特别感到珍惜和高兴。

第三、四句说:“诸君试取吾诗看,何异前身与后身。”意思是说,朋友们如果愿意读我的诗,你们就会看到我过去和将来的灵魂都在一起。这里的“诸君”,就是对朋友的一种尊称。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写的诗里,包含了我的前世和来生,你们看了就知道我和你们是多么亲近了。这里用了一个比喻,把诗比作“前身”,把读者比作“后身”,把读者和作者联系在一起了。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好像完全是在说自己的作品,但实际上,它却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宇宙的看法,即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的精神是永恒的,灵魂是不朽的。这种思想,在唐代文人中是很有代表性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