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须弥理固有,八九云梦何足吞。
天下广居君识否,一间茆屋寄孤村。
【注释】
须弥:佛教语,指印度。“百亿须弥理固有”是说须弥山虽高大,但亿万年也不会倒塌;“八九云梦何足吞”是说云梦泽虽然广阔,但也抵不上须弥山的百分之一。“天下广居君识否”,是说宇宙间的广大,连你也识别不出来;“一间茆屋寄孤村”,是说在荒村中只有一间茅草屋,我把它当作天下广府来看。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在《赠韦司户书》一诗里,自叹为“贫士”。这首《杂赋十二首》里的第二首便是他自述贫困身世的自谦之词。
首句“百亿须弥理固有”,写自己的穷困处境。须弥是印度的一个地名,这里用它作比喻,意谓自己虽然身处穷困之中,但是有如高耸入云、坚不可摧的须弥山一样,其存在是永恒的,不会因为贫穷而消失。次句以云梦泽的广阔来比拟自己的贫困生活,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像云梦泽一般辽阔,但那又有何足挂齿,不值得放在心上呢?三句“天下广居君识否”,说自己虽然生活在荒僻的乡村中,但是这又算得了什么呢?最后一句“一间茆屋寄孤村”,说自己居住在荒村,只拥有一间破旧的茅草屋,但是这又能怎样呢?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清高的人格。他的这种清高,正是由于他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道德。他坚信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决不因为贫穷而改变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