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长短无百岁,八十五年行九分。
堪笑痴翁作黠计,欲将绳子系浮云。
【注释】
百岁:一百岁。
黠:奸诈。
绳子:喻指权贵。
【赏析】
此诗作于大历四年(769)冬,当时杜甫已经年近半百,他感到人生短暂,世事艰难,因此写下这首诗表达自己的感慨之情。
首句开门见山指出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没有谁能活到百岁。“无百岁”是全诗的中心词,也是诗人的感慨所在。“八十五年”,指的是杜甫自己一生的年数,与前一句相照应。这两句写诗人对人生短暂的认识。
第二句紧承上句,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短暂,突出表现诗人对生命短促的认识。
第三四句用典故来说明诗人的看法。“堪笑痴翁作黠计”,“痴翁”指的是晋代的阮籍,他曾经因为醉酒而狂放不羁,被世人称为“痴”。“黠计”指的是晋代的王衍,他曾经用绳子系住自己的头发,表示不想当官,结果反而更加得宠,被人称为“巧”。这里借用这两个典故来比喻权贵们玩弄权术,妄图把皇帝拉下台。
最后两句用典故来说明诗人的看法。“欲将绳子系浮云”指的是《庄子·逍遥游》中的故事,庄周曾用绳子系住自己的头发,表示要自由自在地遨游天下。这里用来比喻权贵们想通过攀附权贵来实现飞黄腾达的愿望。然而这些权贵却不懂得“绳之断也续之续也”的道理,他们不懂得变通,反而被权贵所利用,最终落得个可悲的结局。
整首诗以议论为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叹和对权贵玩弄权术的批判。在艺术手法上,运用典故来比喻、象征,使诗句更加生动有趣,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同时,诗人也表现出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这也是他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