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笮临千仞,梯山蹑半空。
湿云朝莫雨,阴壑古今风。
亭观参差见,阑干诘曲通。
柳空丛筱出,松偃翠萝蒙。
负笼银钗女,锄畬鹤发翁。
何由有馀俸,小筑此山中。
过大蓬岭度绳桥至杜秀才山庄
译文:
渡过笮临的高山,攀登到高高的半空。
清晨或傍晚时,山间有细雨或阴风。
亭台楼阁参差排列,阑干曲折通达山顶。
柳树丛生在稀疏的小竹林中,松树低垂着覆盖着绿色的苔藓。
负笼银钗女子,锄畬的老翁鹤发飘飘。
何由有余俸禄,在此山中筑个小居所。
注释:
- 过:经过
- 笮(zà):一种绳索,用于攀岩
- 竿桥:绳桥
- 度:经过
- 千仞:形容极高
- 梯:登山工具
- 蹑:踩踏
- 莫:古代时间单位,这里指早晨或傍晚
- 阴壑:阴暗的山谷
- 亭观:亭台楼阁,供人观赏的地方
- 阑干:栏杆
- 诘曲:曲折
- 筱(xiǎo):小竹子
- 出:生长
- 偃:低垂
- 翠萝:绿色的藤蔓
- 负笼:背负着笼子
- 银钗:银色的发饰
- 锄畬(shú):农耕用具
- 鹤发:白头发,这里指老年人
- 余俸:多余的俸禄
- 有馀俸:有多余的俸禄
- 何由:如何,怎样
- 馀俸:剩余的俸禄
- 小筑:在山中建造小屋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过大蓬岭度绳桥至杜秀才山庄》。诗中描绘了一座山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和修辞手法,如“过”“度”“庵”“悬”“扪”等动词和名词,以及“千仞”“梯山”“扪崖”等形容词,使整首诗显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同时,诗中的意象也非常独特,如“湿云”、“阴壑”、“亭观”等,都为诗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深度。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