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日益工,风节顾弗竞。
杞柳为杯棬,此岂真物性。
病夫背俗驰,梁甫时一咏。
奈何七尺躯,贵贱视赵孟。

【译文】

言语日益工巧,风节顾弗竞。

杞柳为杯棬,此岂真物性。

病夫背俗驰,梁甫时一咏。

奈何七尺躯,贵贱视赵孟。

注释:

和:指应和、酬答之意。陈鲁山:即陈子龙,字独秀,号复社,明末清初文学家。十诗:指《题陈子龙墓》《感旧》二首等十首诗。孟夏:指农历四月。《礼记·月令》:“孟夏之月,招摇指未,昏翼中,旦柳中。”草木长绕屋树扶疏:指四月中旬时节,草木繁茂,环绕屋树茂盛。扶疏:形容枝叶繁密,高高耸起的样子。

风节:志节操守。顾弗竞:却不相匹。

杞柳:杞木的枝条,古人常用来制做酒杯、酒器等。杯棬(guānquè):古代盛酒或饮酒用的器皿。这里泛指酒器。

病夫:比喻有病的人。

梁甫:即梁鸿,字伯鸾,东晋人。曾隐居不仕,后归隐于山东泰山之阴。时一咏:时不时地吟咏。咏:歌咏。

奈何:何苦要,怎可。

七尺躯:指人的形体。赵孟:赵孟頫的字。元代画家、书法家、诗人、鉴藏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谥文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酬答陈鲁山十诗之作,以“孟夏草木长”为韵,抒发了对陈鲁山才情的赞美,对陈鲁山的才华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首句“言语日益工”,是说陈鲁山的言辞日益精练、巧妙,这是对他文学修养提高的一种肯定。“风节顾弗竞”一句则表明他的品格高尚,与世俗之人形成对比,突出其高洁的品德。

颔联两句写陈鲁山善于用典,引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杞柳为杯棬”一句是对“杯棬”的解说,指出杞柳可以用来制作精美的杯棬,并非真正的物性。“此岂真物性”一句则是对上句的解释,表示这只是表象而已,并非真实的物性。

颈联两句写陈鲁山的行为。他不顾世俗的偏见,敢于违背常规,有时甚至会独自咏诵自己的见解。这两句既体现了他对传统的挑战精神,又表现了他独特的个性和才华。

尾联两句则是对陈鲁山人生经历的评价。他虽然身居高位,但仍然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不受名利所累。这两句既赞美了陈鲁山的豁达胸襟,也表达了对其人格的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陈鲁山言行的描述,展现了一个才华横溢、品质高尚、敢于挑战传统、保持平常心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陈鲁山的赞赏之情和敬佩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