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鱼复走瞿唐,沙头唤渡倚胡床。峒人争趁五更市,我亦来追六月凉。
残星欲尽尚历落,明河已淡馀苍茫。翻翻林表鸦鹊语,渺渺烟边鸥鹭行。
过江走马十五里,小寺残僧真蕞尔。投鞭入门一为笑,僻陋称雄有如此。
君不见天童径山金碧浮虚空,千衲梵呗层云中。
【注释】晓发:清晨出发。鱼复:地名,在夔州(今四川奉节)附近。瞿唐:地名,在夔州附近。峒人:少数民族。五更市:五更天赶集。六月凉:指夏末。历落:残星坠落之意。苍茫:天空苍老模糊。翻翻:形容树林间乌鸦与喜鹊的叫声。渺渺:形容烟雾中鸟兽远飞的样子。走马:骑马急行。小寺:小寺院。真蕞尔:真简陋。投鞭:投掷马鞭,意谓轻而易举。一为笑:表示不以为意,认为不值得一笑。僻陋:偏僻简陋。称雄:自称了不起。有如此:有这样厉害的地方。金碧浮虚空: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千衲梵呗:指寺院里的僧侣们诵经念佛的声音。层云:层层白云。
【赏析】诗人于夏末初秋乘舟东下,沿江而下,经过瞿塘峡后,到达夔州,游历了卧龙寺。这首诗是诗人游览途中的即兴之作。前八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以“我”的行动和感受贯穿始终,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第一句交代出游的时间、地点和目的。第二句写诗人晨发渔浦,暮宿瞿塘,沿途所见景色。第三句写夜半时分,人们争相赶集,诗人也来赶场买物。第四句写夜深时分,诗人来到一个荒凉的小寺院,见寺院虽简陋但僧众众多。第五句写诗人投鞭入门,对这偏僻简陋的寺院并不感到惊奇。第六句以“君不见”三字领起,写天童径山一带的佛教名胜,用对比手法突出此寺之简陋。最后两句写诗人对寺院的轻蔑态度和对自己旅途劳顿的感慨。全诗语言平易通俗,描写生动形象,意境深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