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叫铺前雪欲作,鬼门关头路正恶。
泥深三尺马蹄弱,霜厚一寸客衣薄。
朝行过栈暮渡笮,夜投破驿火煜爚。
人生但要无愧怍,万里窜身元不错。
【解析】
此诗前四句写旅途艰难,后四句则抒发了诗人的豪迈情怀。
其一:猿叫铺前雪欲作,鬼门关头路正恶。
译文:驿站前的山路上积雪未化,猿猴叫声在寒风中凄厉地传来,那通向鬼门关的道路十分凶险。
注释:铺,驿站。鬼门关,地名,位于今陕西潼关县东,是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关口。
赏析:首二句写路途之艰险,以猿声、积雪、鬼门关等意象,烘托出旅途的艰辛和险阻。“雪欲作”,点明了时间。“猿”字,既表现了旅途的荒凉,又渲染了旅途上的孤寂。“路恶”二字,表明道路崎岖难行,充满危险;“恶”字,既表现了道路之险峻,又暗示了路途之遥远。这两句,将“驿壁”“书”置于险恶的环境中,为下文“泥深”“霜厚”等语蓄势。
其二:泥深三尺马蹄弱,霜厚一寸客衣薄。
译文:山路下有三尺厚的泥土,马蹄行走起来很困难。天冷霜重,客衣单薄,难以御寒。
注释:“蹄弱”二字,既表现了马的疲惫,又暗示了路途的漫长。“客衣薄”二字,既表现了旅人的艰苦,又暗示了天气的寒冷。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言情之作,通过“泥”与“霜”两个细节的刻画,写出了旅途的艰难和旅人生活的困苦。“蹄弱”、“衣薄”等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出了旅途的艰辛和环境的恶劣,从而突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感、悲凉感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其三:朝行过栈暮渡笮,夜投破驿火煜爚。
译文:早晨赶路时翻越栈道,傍晚渡过笮头,夜里投奔破败的小驿馆,那里的灯火照耀着。
注释:栈道,一种由石块砌成的台阶式道路,用于行人上下。笮,同“桥”,指桥梁。
赏析:此诗第三联写旅途中的三个场景,从早到晚,步步艰难,处处险阻。“煜”“煌”等字眼,既表现了夜晚的明光,也暗示了旅途的艰难。
其四:人生但要无愧怍,万里窜身元不错。
译文:只要一生过得问心无愧,那么即使身处万里之外也不算错。
注释:窜身,指流落他乡。
赏析:尾联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富贵荣华,而在于心灵的坦荡和人格的高贵。只要一生过得问心无愧,那么即使身处万里之外也不算错。
【答案】
书驿壁二首
猿叫铺前雪欲作,鬼门关头路正恶。
泥深三尺马蹄弱,霜厚一寸客衣薄。
朝行过栈暮渡笮,夜投破驿火煜爚。
人生但要无愧怍,万里窜身元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