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长木村,重雾杂零雨。
湿萤粘野蔓,寒犬吠云坞。
道坏交细泉,亭废立遗堵。
时时过农家,灯火照鸣杼。
嗟予独何事,无岁得安处。
即今穷谷中,性命寄豺虎。
三更投小市,买酒慰羁旅。
高咏东山诗,怅望怀往古。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作品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长木夜行抵金堆市”要求考生翻译;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具体诗句,把握诗中人物的活动和情感,并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湿萤粘野蔓,寒犬吠云坞”,这两句写景,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夜景图。“湿萤沾野蔓,寒犬吠云坞”,点明时令为深秋。“湿萤”二字,说明天气转凉;“寒犬”二字,说明天已渐晚。“湿”“寒”二字,渲染出夜行的孤寂凄凉。“道坏交细泉,亭废立遗堵”,“坏”“废”二字,说明环境的险恶,暗示诗人内心的惶恐。“时时过农家,灯火照鸣杼”,描写了诗人在夜晚经过村庄,看到农民们还在劳作,家家户户都亮起灯火。诗人看到这些情景,感慨万千,不禁发出“嗟予独何事,无岁得安处”的感叹。这两句诗,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在艰难困苦中仍不忘民生疾苦的情怀;另一方面,也表现出诗人对黑暗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即今穷谷中,性命寄豺虎”,“即今”二字,说明诗人的处境。“豺虎”指猛兽,暗喻凶残的统治阶级。“性命”一词,表明诗人对自己处境的看法:他的生命已经危在旦夕,而国家却依然危机四伏,前途渺茫。“三更投小市,买酒慰羁旅”,“三更”指深夜,“投小市”指的是到小酒馆里买酒来解闷。“羁旅”即旅途中的漂泊生活。诗人在深夜里,来到小酒馆里喝酒,心情非常郁闷。但此时诗人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而是高咏东山诗,“东山诗”指的是《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山》一诗。“怅望怀往古”,“怅望”是因思乡而叹息。“怀往古”,即思念古代的美好时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依然心怀天下、不忘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答案】
译文:
夜行人走远路到达金堆城。
黑夜行走在长木村,漫天大雾夹杂着零星小雨。
湿漉漉的萤火虫粘附在野草蔓上,寒冷的狗叫声从云坞深处传来。
道路上的小溪汇成细流,倒塌的亭台只剩下废墟残壁。
时常路过农家,看见灯光下织布的声音。
我独自为何而忧愁?没有一年能安心地度过。
现今我处在穷困的山谷之中,生命寄托在凶猛的豺狼虎豹身上。
半夜三更到小市去买酒,安慰旅途中奔波的游子。
高吟《东山诗》,惆怅地思念着古代贤人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