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争夺缠妖祲,哀哉斯民乱方甚。
锦幪老人盖古佛,现身为作大慈荫。
萧翁八十尚儿痴,幡盖钟螺闹中禁。
当时此老默笑渠,大法栋梁身独任。
杖头示人三转语,开口丧身如饮鸩。
纷纷放弑但可怜,何曾为汝陈符谶。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公元1175年左右。此诗描写了志公院的僧人,以及江东地区人民遭受战乱的悲惨情形。
首联“志公院在剑门东,五里院东石壁间有若僧负杖者,杖端仿佛有刀尺拂子之状”。描述了志公寺位于剑门关东边五里的一个岩石缝隙中,有一个僧人背负着拐杖,拐杖末端似乎有一把刀、尺子和扫帚等工具的形状。
颔联“江东争夺缠妖祲,哀哉斯民乱方甚。锦幪老人盖古佛,现身为作大慈荫。”描绘了江东地区人民正被战争困扰,局势混乱,而一位名叫锦幪的老人(可能是一位古代高僧)现身并施以大慈,拯救了民众。
颈联“萧翁八十尚儿痴,幡盖钟螺闹中禁。当时此老默笑渠,大法栋梁身独任。”描述了一个叫萧翁的八十岁老翁仍然痴迷地追求宗教,他的旗帜和铃铛声在宫中引起了注意,而这位老翁却对此漠不关心,继续他的宗教活动。
尾联“杖头示人三转语,开口丧身如饮鸩。纷纷放弑但可怜,何曾为汝陈符谶。”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因迷信而轻信他人话语、盲目追随的人感到惋惜,他们如同被毒蛇所伤一样,最终导致死亡。作者还表示,这些人没有为他们自己祈求过福报或者避免灾祸的征兆。
这首诗通过描绘志公寺的地理位置和僧人形象,展现了江东地区人民的困境和宗教信仰的力量。同时,诗人也对那些盲目迷信、轻信他人话语的人进行了批评,表达了他对这种迷信行为的不满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