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游天台,夜投石桥宿。
水声乱人语,炬火散山谷。
穿林有惊鹘,截道多奔鹿。
今夕复何夕,此境忽在目。
苍茫陂十里,清浅溪数曲。
微霜结裘茸,落叶拂帽屋。
下马憩村寺,颓然睡清熟。
觉来窗已白,残灯犹煜煜。
夜行至平羌憩大悲院
忆昨游天台,夜投石桥宿。
水声乱人语,炬火散山谷。
穿林有惊鹘,截道多奔鹿。
今夕复何夕,此境忽在目。
注释:昨夜我游览了天台山,晚上投宿在石桥边的旅店。夜晚的江水声音和人们的话语混在一起,火炬的火光在山谷中散开。穿过树林的时候,我看到了几只惊起的野鸭;在道路上行走的时候,我看到了几只奔跑的野兽。今晚又是何其美好啊,这美好的境界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
苍茫陂十里,清浅溪数曲。
微霜结裘茸,落叶拂帽屋。
下马憩村寺,颓然睡清熟。
觉来窗已白,残灯犹煜煜。
注释:宽阔的山坡延伸到十里之外,清澈的小溪弯弯曲曲。薄霜凝聚在皮衣上,树枝上的叶子被风吹落,覆盖在帽子上。我下马在村子的寺庙休息,沉沉地睡了一觉。醒来时看到窗户已经亮了,屋里还残留着一盏昏黄的油灯。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夜游天台山后回到住处,写下的纪实诗。前四句写诗人夜游天台的经历,从入夜投宿开始,写到听到水声、看到篝火,再到看到飞鸟惊起、奔跑的鹿群,表现了夜行的所见所闻。五至八句写诗人在村落寺庙中的休息与睡觉,最后两句写诗人醒来后的所见所感。全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充分表现了夜行天台的所见所闻,生动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