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平风不生,镜面渺千里。轲峨万斛舟,远望一点耳。
大孤江中央,四面峭插水。小孤特奇丽,丹翠凌云起。
重楼邃殿神之家,帐中美人粲如花。游人徙倚栏干处,俊鹘横江东北去。

【注释】

  1. 小孤:即小孤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是庐山的姊妹岛。
  2. 轲峨万斛舟:大船如山一般高大,可装下许多斛粮食。
  3. 一点耳:极言小孤山之小。
  4. 大孤:在今江西省星子县西南,因山形似大鱼得名。
  5. 峭插水:陡峭地插入水中。
  6. 丹翠凌云起:用色彩斑斓的云霞形容山峰。
  7. 邃殿神之家:高峻深邃的建筑,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8. 帐中美人粲如花:美人像鲜花一样美丽动人。
  9. 俊鹘(hu )横江东北去:一只雄鹰飞向东北方向。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庐山风景的诗,诗人以“观小孤山图”为题,描绘了小、大两孤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首二句写小、大两孤山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后六句则分别描绘了小孤山和小大两孤山的风景特色。全诗语言生动形象,画面感强,读来饶有趣味。
    首联“江平风不生,镜面渺千里”,描写小孤山地势平坦开阔,视野广阔。“江平”指长江水流平静无波,“风不生”说明天气晴朗没有风力,“镜面”形容水面像镜子一样平静透明,“渺千里”则表示视野极为开阔,好像可以看到千里之外的景象。这两句通过描绘小孤山的自然环境,为后续的景色描写做了铺垫。
    颔联“轲峨万斛舟,远望一点耳”,“轲峨”形容大船巨大,“万斛舟”指的是载满粮食的大船,“一点耳”则形容小孤山非常渺小,几乎只能看到一点。这两句通过对大孤和小孤的对比,突出了小孤山的小巧玲珑。
    颈联“大孤江中央,四面峭插水”,“大孤”指的是大孤山,“江中央”表明它位于长江中心位置,“四面峭插水”则形容其四周陡峭插入水中的景象。这两句通过描绘大孤山的位置和周围环境,为后续的景色描写做好了铺垫。
    尾联“重楼邃殿神之家,帐中美人粲如花”,“重楼邃殿”形容建筑宏伟壮丽,“神之”则是对神仙居住之地的赞美,而“帐中美人”则是指神仙所居住的建筑中的美女。这两句通过描绘大孤山上的建筑和其中的人物,表达了对神仙生活的美好向往。
    最后两句“游人徙倚栏干处,俊鹘横江东北去”,“游人”指的是游客们,“徙倚栏干”则表示他们在栏杆旁徘徊欣赏景色,“俊鹘”指雄壮的鹰鸟,“横江东北去”则形容它飞向东北方向。这两句通过描绘游客们在栏杆旁徘徊欣赏景色的情景,为整首诗增添了动感和情趣。
    这首诗以“观小孤山图”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孤、大孤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貌,同时也融入了作者对仙境生活的美好想象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读来令人陶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