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从失西陲,年年买马西南夷。瘴乡所产非权奇,边头岁入几番皮。
崔嵬瘦骨带火印,离立欲不禁风吹。圉人太仆空列位,龙媒汗血来何时。
李公太平官京师,立仗惯见渥洼姿。断缣岁久墨色暗,逸气尚若不可羁。
赏奇好古自一癖,感事忧国空馀悲。呜呼安得毛骨若此三千疋,衔枚夜度桑干碛。
【注释】
1.龙眠:山名,在今安徽。
2.西陲:指吐蕃。
3.西南夷:指西南少数民族。
4.权奇:奇兽名。
5.边头岁入几番皮:每年进贡的皮货多次。番:指番邦。
6.火印:唐时,吐蕃使者到唐,唐玄宗赐其“金紫光禄大夫”及一火珠印信。
7.圉人:养马的人。太仆:官名,即太仆寺长官。
8.崔嵬:高峻貌。
9.汗血:良马名。
10.渥洼:美善的样子。
11.赏奇好古自一癖:喜欢珍奇之物和古代文物。癖:一种爱好,嗜好。
12.感事忧国空馀悲:感慨时事而忧虑国事。余:剩下。悲:悲伤。
13.呜呼:叹息词。安得:哪里能够得到?毛骨:这里指骏马。若此三千疋:像这样有三千匹。三千疋,指很多。衔枚夜度桑干碛:夜里悄悄骑着马过桑干河(今内蒙古黄河一段)。
【赏析】
此诗是李益晚年的作品,作于大历初年(公元766—770年),作者任中书舍人、集贤殿学士兼御史中丞,因直言敢谏,为肃宗所赏识。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养马人的苦衷,表达了他对国家危难的忧虑之情和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
第一句“国家一从失西陲”,意思是说国家一旦失去了西部边疆。这一句是说国家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现在却失去了它的重要部分,即失去了西部的边疆。
第二句“年年买马西南夷”,意思是说每年都要买马来防御南方的边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失去西部边疆的深深忧虑,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前途的担忧。
第三句“瘴乡所产非权奇”,“权奇”是指奇特的马匹,这里的“瘴乡”指的是南方的瘴气之地。意思是说,虽然南方有很多奇特的马匹,但这些马匹并不是最好的,因为它们生长在瘴气之地,品质不高。这里的“不是权奇”是指这些马匹并不出众。
第四句“边头岁入几番皮”,意思是说,每年通过购买马匹得到的皮货很多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经济状况的担忧,因为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购买马匹得到的皮货,而这些皮货的数量并不足以满足国家的需求。
第五句“离立欲不禁风吹”,意思是说这些马匹因为长期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所以它们的身体都很瘦弱,甚至有些不堪一击。这里的“禁风”是指无法抵御风沙的侵袭。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马匹身体状况的担忧,因为这些马匹长期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所以它们的身体状况很差,甚至有些不堪一击。
第六句“圉人太仆空列位”,意思是说那些养马的人和太仆都只是名义上的职位,他们并没有真正的权力。这里的“圉人”是指养马的人;“太仆”是指管理马匹的官员。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员们权力的质疑,因为他们并没有实际的权力来管理国家。
第七句“龙媒汗血来何时”,意思是说这些珍贵的马匹什么时候才能来到我们身边呢?这里的“龙媒”是指珍贵的马匹;“汗血”是古代骏马的一种。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珍贵马匹的渴望和期待,因为他们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
第八句“李公太平官京师”,意思是说李公现在是国家的太平官,他在京城里过着安定的生活。这里的“太平官”是指国家的太平官,也就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或大臣。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李公现在生活状况的羡慕和赞美,因为他现在是国家的太平官,所以他的生活应该是非常安稳和幸福的。
第九句“立仗惯见渥洼姿”,意思是说李公经常看到那些高贵的马匹站在宫廷中接受皇帝的赏赐,他的身材魁梧,举止优雅。这里的“立仗”是指站立的姿势;“渥洼姿”是指高贵的马匹的姿态。这句诗表达了李公对那些高贵的马匹的欣赏和赞美,因为他经常看到它们在宫廷中接受皇帝的赏赐,他感到非常的自豪和满意。
第十句“断缣岁久墨色暗”,意思是说由于长时间被尘土覆盖,那些珍贵的丝绢已经变得暗淡无光。这里的“断缣”是指断裂的丝绸;“墨色暗”是指丝绸的颜色变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那些珍贵的丝绸的珍惜和保护,因为丝绸是非常宝贵的物品,一旦受到尘土的污染就会变得非常难看,所以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们,不要让它们受到任何的损害。
第十一句“逸气尚若不可羁”,意思是说这些骏马仍然保持着它们高贵的气质,仿佛它们永远不会受到束缚。这里的“逸气”是指高贵的气质;“羁”是指束缚。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骏马高贵气质的欣赏和赞美,因为它们始终保持着高贵的气质,仿佛它们永远不会受到束缚。
第十二句“赏奇好古自一癖”,意思是说诗人喜欢珍奇之物和古代文物,这是他的一个癖好。这里的“赏奇”是指喜欢珍奇之物;“好古”是指喜欢古代文物。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爱好的坚持和热爱,因为他一直喜欢珍奇之物和古代文物,所以他的生活充满了乐趣和意义。
第十三句“感事忧国空馀悲”,意思是说诗人因为国家的现状而感到忧郁和悲伤。这里的“感事”是指因为国家的现实状况而感到伤感;“忧国”是指因为国家的现状而感到忧虑。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现状的担忧和忧虑,因为他看到国家的现状越来越不好,所以他感到非常的悲伤和痛苦。
第十四句“呜呼安得毛骨若此三千疋”,意思是说如果能够拥有这样三千匹珍贵的马匹就好了。这里的“呜呼”是指感叹词;“安得”是指怎么能够得到;“毛骨”是指马匹的皮肤和骨头;“三千疋”是指三千匹马。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能够拥有这样三千匹珍贵的马匹的强烈愿望,因为他非常珍视这些马匹,所以他希望能够拥有它们。
第十五句“衔枚夜度桑干碛”,意思是说诗人悄悄地骑马穿过沙漠,越过桑干河(今内蒙古黄河一段)。这里的“衔枚”是指口中含着枚子以便夜间行走;“夜度”是指晚上度过;“桑干碛”是指桑干河的沙漠地带。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不顾个人安危的精神风貌,因为他看到国家的现状越来越不好,所以他感到非常的焦虑和不安,但他依然坚定地为国家的利益而努力工作,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赞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