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藏宝器,世守参河图。
埋湮则已矣,可使列市区。
文章有废兴,盖与治乱符。
庆历嘉祐间,和气扇大炉。
数公宾主盟,浑灏配典谟。
开辟始欧王,菑畬逮曾苏。
大驾初渡江,中原皆避胡。
吾犹及故老,清夜陪坐隅。
论文有脉络,千古著不诬。
俯仰四十年,绿发霜蓬枯。
孤生尊所闻,秉节不敢渝。
久幽士固有,速售理则无。
世方乱珉玉,吾其老江湖。

【注释】

书叹:读《易》之诗,多咏叹时事。

三代:指夏商周。

藏宝器:喻国家宝物。

参河图:参《周易》。

埋湮:掩埋。

列市区:陈列于市肆。

文章:指文词。

庆历、嘉祐:宋仁宗年号。

和气:喻祥瑞之气。

欧王:指欧阳修。

菑畬:泛指农田耕作。

大驾:皇帝的车子。

中原:指宋朝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胡,指金人。

欧王:欧阳修。

苏,指苏轼。

清夜:深夜。

论文:写文章。

脉络:条理。

俯仰四十年:一作“上下四十余年”。

绿发:指白发。

尊闻:尊崇闻见。

秉节:持节,坚守节操。

久幽:长期隐居。

乱珉玉:指乱世的玉石。

老江湖:指退隐江湖。

【赏析】

本诗是诗人晚年之作,以《易经》中卦象为引子,抒发了对时事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的不满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无奈。全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语言流畅,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是一首优秀的咏史抒怀诗。

首联:“三代藏宝器,世守参河图。”意为古代的夏商周时期,国家珍藏有珍贵的文物和图书。这两句诗以《周易》中的八卦和六十四卦为基础,寓意着历史的长河中,国家的宝藏和文化的传承一直延续至今。

颔联:“埋湮则已矣,可使列市区。”意为如果这些文化瑰宝被埋没或者遗忘,那么它们的价值就无法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利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文化遗产的珍视之情,认为应该将这些珍贵的文化财富保护好,使其得以流传后世。

颈联:“文章有废兴,盖与治乱符。”意为文章的好坏兴衰与国家的治理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两句诗强调了文章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良好的治国理念和政策来推动文化的发展,才能使文章得以兴盛。

尾联:“庆历嘉祐间,和气扇大炉。”意为在宋仁宗庆历、嘉祐年间(1041-1056),朝廷出现了一片祥瑞之气,如同大炉中燃烧的火焰一样炽热。这两句诗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氛围,展现了诗人心中所期待的理想国度。

中间六句:“数公宾主盟,浑灏配典谟。”意为多位贤臣担任朝政要职,他们的政治主张如波澜壮阔的大江大河一般深邃广博,与古代的经典典籍相得益彰。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政治局势和贤臣们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尾联:“孤生尊闻,秉节不敢渝。”意为虽然我是一位孤独的学者,但依然尊崇自己的闻见,坚守节操不会改变。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己身份和信仰的坚守,即使身处困境也绝不放弃追求真理的信念。

最后四句:“久幽士固有,速售理则无。”意为长期被冷落的士人也自有其存在的道理,而那些急于求售的人则无法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这两句诗揭示了诗人对不同人的不同见解的深刻理解,认为只有真正懂得事物本质的人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和文化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自身的情感和志向。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史抒怀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