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游忽到云台宫,太华彩翠明秋空。
曲廊下阚白莲沼,小阁正对青萝峰。
林间突兀见古碣,云外缥缈闻疏钟。
褐衣纱帽瘦如削,遗像恐是希夷翁。
穷搜未遍忽惊觉,半窗朝日初曈昽。
却思巉然五千仞,可使常堕战尘中。
小臣昧死露肝鬲,愿扈銮驾临崤潼。
何当真过此山下,百尺袅袅龙旗风。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鉴赏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诗句内容和重点意象理解其思想情感,同时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注意把握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技巧。
“神游忽到云台宫,太华彩翠明秋空”:神游忽到云台宫,指诗人在梦中来到了云台。太华山,又称西岳华山,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因主峰有天险可凭以登高而得名。此诗一开头就描写了诗人梦游的情景,即梦游华山的奇丽之处。
“曲廊下阚白莲沼,小阁正对青萝峰”:曲廊下看白莲池,小阁正对着青萝峰。白莲池,是华山著名的景点。青萝峰,是华山的一个高峰。此两句写梦游华山的所见所闻。
“林间突兀见古碣,云外缥缈闻疏钟”:林间突然看到古老的石碑,云端飘渺传来稀疏的钟声。突兀,形容高大突起的样子,这里指突兀的山峰;缥缈,形容轻淡而远,这里指飘渺的云雾。此两句写梦游华山的所见所闻。
“褐衣纱帽瘦如削,遗像恐是希夷翁”:身穿褐色衣服头戴纱巾,瘦得像一根木棍,他的遗像恐怕就是传说中的那位隐者。褐衣纱帽,指穿着褐色衣服,头戴纱巾的人。这是诗人梦游华山时见到的隐者形象。希夷翁,指传说中活了八百岁的得道仙人钟离权。
“穷搜未遍忽惊觉,半窗朝日初曈昽”:我穷尽一生也没有找到他,忽然惊醒,只有半扇窗户透进早晨的阳光。穷搜未遍,指穷尽一生也没有找到。曈昽,指晨曦。此句写梦中的感慨。
“却思巉然五千仞,可使常堕战尘中”:想起峭壁上的绝顶有五百多丈高,可以让人常常坠落在尘埃之中。巉然,高峻挺拔的样子。这两句写梦中的感慨。
“小臣昧死露肝膈,愿扈銮驾临崤潼”:小臣冒死上奏,请随皇上车驾来到崤山潼关附近。昧死,冒死,表示忠诚;肝膈,指忠心耿耿。这两句写梦中的感慨。
“何当真过此山下,百尺袅袅龙旗风”:陛下真的经过此地山脚下,那龙旗飘飘,真令人感到振奋鼓舞。袅袅,形容龙旗随风飘扬的样子。这两句写梦中的感慨。
【赏析】
本诗是一首记梦诗。全诗通过记梦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希望为皇帝效力的愿望。
开头四句是诗人在梦中游览华山奇丽景色,梦中所见景物与现实中的华山景观相似,诗人将梦中所见之景描绘得惟妙惟肖,如梦如幻,使人感到神奇而美好。首联写梦中所见之景,梦中神游云台宫,太华山上五彩缤纷,秋高气爽,美不胜收。颔联写梦中所见之景,梦中游至曲廊下,看见白莲沼,登上小阁,正对青萝峰。颈联写梦中所见之景,梦中林中突然看到古碣,云端缥缈传来疏钟。尾联写梦中所见之景,梦中褐衣纱帽的瘦影,令人联想到传说中的隐士希夷翁。尾联写梦中所见之景,梦中想当年峭壁上的绝顶有五百多丈高,可以让人常常坠落在尘埃之中。五、六句写梦中所见之景,梦中小臣冒死上奏,请随皇上车驾来到崤山潼关附近。尾联写梦中所见之景,梦中陛下真的经过此地山脚下,那龙旗飘飘,真令人感到振奋鼓舞。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生动地描绘出华山的雄奇秀丽之美,读来令人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