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馀时节早,天气已凄冷。
悠哉曳杖行,乐此清夜永。
霜风锼病骨,林月写孤影。
新诗得复忘,薄酒吹易醒。
浮生役声利,百岁常鼎鼎。
清游倘可继,终老谢人境。
醉中步月湖上
闰馀时节早,天气已凄冷。
悠哉曳杖行,乐此清夜永。
霜风锼病骨,林月写孤影。
新诗得复忘,薄酒吹易醒。
浮生役声利,百岁常鼎鼎。
清游倘可继,终老谢人境。
注释:
- 闰馀时节:指闰年的余下时间。
- 凄冷:冷清、凄凉。
- 悠哉:悠闲自在的样子。
- 觞(shāng):古时的一种酒器。
- 鼎鼎:形容地位高或事物大。
赏析:
《醉中步月湖上》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一首诗。全诗通过对夜晚月下的湖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感悟。下面是逐句解释:
首联“闰馀时节早,天气已凄冷。”: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闰年的余下时光里感受到的寒冷和萧条。闰年意味着一年中有多一天,因此春天来得稍晚一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气变得更加寒冷,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颔联“悠哉曳杖行,乐此清夜永。”:
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在月光下悠闲自在地漫步的情景。他手持拐杖,沿着湖边的小路行走,享受着宁静的夜晚带来的安宁和美好。这里的“悠哉”形容诗人走路的样子,显得悠然自得;而“乐此清夜永”则表明他对这种宁静的夜晚感到愉悦和满足。
颈联“霜风锼病骨,林月写孤影。”: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因为寒冷的霜风而感到身体不适,同时,月亮在树林中的倒影也映衬出他的孤独身影。这里的“霜风”暗示了天气的寒冷,而“病骨”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身体的状况。同时,“林月写孤影”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孤独的形象,他仿佛是在独自欣赏着大自然的美。
尾联“新诗得复忘,薄酒吹易醒。”: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新诗的感受。他似乎在读诗的过程中忘记了自己,甚至于微醺的酒精也难以使他保持清醒。这里的“新诗得复忘”意味着他在阅读新诗歌的过程中被其中的内容所吸引,以至于忘记了周围的环境和自己。而“薄酒吹易醒”则描绘了诗人饮酒后身体变得轻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尾联“浮生役声利,百岁常鼎鼎。”: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追求。他认为自己的人生如同被声名利禄所役使,不断追求着这些外在的东西。而他则认为这样的生活是短暂的,不值得过多地去关注。这里的“浮生”指的是人生中的短暂时光,而“声利”则是指名利和利益。
尾联“清游倘可继,终老谢人境。”:
最后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期望。他认为如果能继续过着这样清净的生活,那么他就会在晚年时谢绝世俗的纷扰。这里的“清游”指的是一种远离尘嚣、追求自然的生活状态,而“终老”则是指一个人一生的最终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