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过此时,荷花粲云锦。
今我复来游,霜露已凄凛。
乡邻福苦薄,积雨败垂稔。
禾头耳𧥄𧥄,熟计难高枕。
所惧忧吾君,岁暮诏发廪。
勿言村醪薄,排闷聊共饮。
【注】
- 南庄:地名,即《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中“南陌”,今湖南省长沙市。
- 示:给。
- 二首:这里指第一首诗有四句,第二首诗有四句,一共八句。
- 粲云锦:荷花像锦绣一样鲜艳夺目。
- 今我复来游:我现在又回来了。
- 禾头耳𧥄𧥄:意思是稻穗垂着头,形容稻子已经长得很大了。
- 熟计难高枕:意思是成熟的稻穗难以再长高了。
- 君:对国君的敬称。
- 诏发廪:皇帝下令开仓放粮。
【译文】
过去我们过端午节时,荷花像锦绣一样鲜艳夺目。
现在我又回来了游玩,但是霜露已经使得景色变得凄冷了。
乡邻们的生活很困苦,因为连续下了很长时间的雨,庄稼都快要败毁了。
稻子都已经成熟了,但是收获后如何能够安心地睡觉呢?
最担心的是国家的前途,年老体弱的国君在年底的时候会颁布救济百姓的命令。
不要说什么酒不好喝,排解烦闷就一起喝酒吧。
【赏析】
此诗前四句写景,后六句抒情言志,全用赋的手法。
开头两句是说诗人自己过端午时的情景,与第三、四句形成鲜明对比,说明现在农村遭受自然灾害,收成不好。五、六句写灾情严重到无法忍受的程度。七、八句直抒忧愤之情,希望国家及时救济百姓,不要等到年底才去救济。最后二句写自己虽然担心,但是还是愿意与乡邻们一起共度难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